从诗词感悟毛泽东的斗争精神,让我再次拾起了祖辈流传下来的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刻写的“天不灭毛、壮我中华”八个大字,仅在枫田镇水西村传开已久。故事当年,与高祖父刘继贤和曾祖父刘彩庭在危机关头留宿毛泽东时与反动势力斗智斗勇期间保护毛泽东转移前刻写下来的,至今未能载入中国文化历史,其遗憾原因的复杂性具体历史事件就不再追溯。虽然历史时经近百年,但我们依然可以感知当年的毛泽东刻写“天不灭毛、壮我中华”时显露出青壮年的他那种豪迈胸怀与天同辉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从而他志向要与“天”试比高表明敢爱、敢恨、敢为,为牺牲奋斗奉献本真的人,在他很多的诗词中体也现出来。
下面转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王建新的部分讲座就毛泽东与本论相关论述:
1921年初,毛泽东把新民学会的宗旨,由“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调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任重道远,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毛泽东诗词有很多诗句带有“天”字,如“人生易老天难老”“离天三尺三”“天高云淡”,指无边苍穹或者自然界。“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国社会长期黑暗;“欲与天公试比高”“刺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毅然与“天公”比试较量,“天”具有浓厚政治意味。新中国横空出世,迎来“一唱雄鸡天下白”“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的斗争实践既洋溢着蟠天际地的宏大气魄,也充满了有的放矢的精准风格。细细品读毛泽东诗词,可以领略到毛泽东斗争实践的丰富多彩。
抵御西方列强:1915年5月7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愤然题诗言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毛泽东怒斥日本对华虎视眈眈,沙俄大肆侵占中国疆土。1937年清明节前夕,毛泽东撰写四言诗《祭黄帝陵文》,痛陈“强邻灭德”“琉台不守”“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民族危亡,表明共产党人“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北上抗日,表达“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坚强决心,堪称是中华民族誓死抗日的“出师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为了保家卫国,“妙香山上战旗妍”,毅然抗美援朝。
推翻黑暗统治:“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遍地哀鸿满城血”,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反动势力群魔乱舞,劳苦大众水深火热。“万户侯”怙恶不悛,“地主重重压迫”,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混战,民怨沸腾。“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泽东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革命。几经探索之后,毛泽东“霹雳一声暴动”。“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而实现“耕者有其田”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之策。“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解放全人类,实现天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目标。 消灭反动武装:“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毛泽东把中国革命归结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毛泽东从秋收起义开始带兵打仗。“六月天兵征腐恶”“天兵怒气冲霄汉”,毛泽东点燃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敌军围困万千重”“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面对强敌,毛泽东“我自岿然不动”“雄关漫道真如铁”“红军不怕远征难”。他运筹帷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用枪杆子改写中国历史。
征服恶劣环境:毛泽东在为《忆秦娥·娄山关》写的批注中坦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战争年代,毛泽东不仅要迎战反动武装的疯狂进攻,还要应对各种自然条件的严峻挑战,如“路隘林深苔滑”“赣江风雪迷漫处”“雾满龙冈千嶂暗”“西风烈”“大渡桥横铁索寒”“山高路远坑深”。然而,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军队“雪里行军情更迫”“万水千山只等闲”“大军纵横驰奔”。昆仑山冰峰覆盖,“夏日消融,江河横溢”,导致“人或为鱼鳖”,毛泽东斥责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果敢“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即便在和平时期,毛泽东依然热衷于挑战自然,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北戴河搏击海潮,到“风吹浪打”的万里长江迎风斗浪。
荡涤邪魔恶煞:毛泽东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是凶神恶煞,虽远必诛。毛泽东曾以一身“虎气”自喻,可一旦猛兽危及人类时,则又欲除之而后快,诸如“勇夺虎罴威”“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对于“苍蝇”“蚂蚁”“蚍蜉”之类,毛泽东“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旧社会血吸虫病导致“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苏鬼唱歌”,“华佗无奈小虫何”;而新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六亿神州尽舜尧”,高唱“纸船明烛照天烧”的“送瘟神”凯歌。《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然而,“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不怕鬼、不信邪,“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直面逆境人生: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受到“左”倾路线的一再打击,饱经坎坷。尽管他也有“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无奈,有“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慨叹,他极力压制内心郁闷,高扬“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激情,舒展“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豁达胸襟,讴歌“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锦绣河山。特别是他一扫“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低迷哀婉,盛赞“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壮美秋景,生动展示了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
割舍个人私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为杨开慧写过情深意长的《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与杨开慧聚少离多,他不免有“堆来枕上愁何状”的绵绵情思,有“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的伤感苦涩,有“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的离愁别绪。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决然从个人愁苦中挣脱出来,“凭割断愁丝恨缕”,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洪流中去。“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原句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改动之后更加突现毛泽东一心报国的英雄气概。
剔除错误思想:1903年的一天,毛泽东偷偷下南岸池塘玩水,被塾师邹春培发现,责令其对对子。上联曰:“濯足”,十岁的毛泽东从容应答:“修身”。“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毛泽东一生注重修身,保持襟怀清新纯净。他希望好友罗章龙不要妄自菲薄,“无端散出一天愁”,鼓励他“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当“饮茶粤海”的诗友柳亚子为区区小事而满腹怨气时,毛泽东婉言规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要求新时代的女青年要有志气,“不爱红装爱武装”。他号召“全军民,要自立”“拒腐蚀,永不沾”,做到“奇儿女,如松柏”,始终艰苦奋斗,永葆本色。
批判错误史观:毛泽东嗜书不倦,但他有独立判断,从不盲从盲信,读史书尤其如此。他的评点“推翻历史三千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所谓五百年出现一次的著名人物,不过是些碌碌平庸之辈。“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这是对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英雄史观的大胆嘲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略输文采”“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的主题是“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毛泽东把这些一向被诬蔑为“盗”“匪”“逆”的奴隶和农民起义领袖,推崇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风流人物”。历代都把“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歪曲成乱世奸雄,毛泽东却对他赞赏有加,极力主张为他翻案。
扭转糜弱诗风:中国古典诗词曾经辉煌,但近代以后逐渐走向僵化,充斥陈词滥调,盛行无病呻吟。“五四”新诗革命应运而生,但有些诗人全盘欧化,彻底抛弃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毛泽东“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意境,从题材到风格,对古典诗词革故鼎新,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中国气派的不朽诗篇。毛泽东谈及《浪淘沙·北戴河》的创作缘由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历代咏梅诗作不计其数,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绝妙佳作。陆游词中的梅花孤寂冷艳、顾影自怜、凄凉愁苦,而毛泽东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格调超凡脱俗,令人耳目一新。
接下来,就毛泽东的壮举诗词中与本论“天”日月同辉的创作背景、诗词点评及史记链接进行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沁园春·长沙》
(1)创作背景: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革命的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快。五卅运动和香港大罢工,也席卷了十多个省份,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斗争,都在进行。此时,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兴盛,另一方面,反动势力对革命势力的疯狂镇压,以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中国人民的命运究竟会如何,是继续维持黑暗的倒退,抑或是推翻黑暗的统治,走向繁荣,谁会成为主导发展的势力?
(2)诗词点评:诗中描写长沙的秋色,记述了少年时期的革命、奋斗的人生,表达了少年们对祖国命运的感怀,对天下苍生的责任,对军阀、反动的统治者不屑一顾,对旧中国进行了改革。
(3)史记衔接:正时革命形势高涨,为紧随而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探索新的革命根据地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动和建设,也为毛泽东与“天”竞自由的豪放性格瞒下深深的种子。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出自于《沁园春·雪》
(1)创作背景: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沁园春·雪》(背景二的说法略)。
(2)诗词点评:《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3)史记衔接:这与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转移到井冈山后的进行红色革命过程中种种艰难,其中毛泽东在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水西村宿营时亲笔刻下的“天不灭毛,壮我中华”的豪放与志向有着前呼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