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朱老总的印象,都是停留在他和蔼谦逊的长者风范上面,而对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威武一面缺乏了解。
实际上,朱老总之所以被广大官兵所拥戴,归根结底还是凭借他过人的豪气谋略,和他在关键时刻敢于冲在第一线的决死精神,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让人由衷敬佩!
比如在南昌起义失利后,起义军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兵分两路,周恩来、贺龙、叶挺率主力部队南下,朱德、陈毅则带领4000人负责阻击敌军。
这4000人虽然看起来不少,但有很多都是伤病员,没有战斗力,而且缺少枪支弹药,在兵强马壮的敌军面前,凶多吉少。
但是,朱德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巧妙布阵,成功地拖住了敌军长达三天,掩护主力部队顺利到达了海陆丰,而自己的部队却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不得不转移。
部队来到福建武平县,被南岳余脉石径岭挡住去路,后面敌军一步步逼近,石径岭上又遍布当地的反动地主武装,危急时刻,已经41岁的朱德,组织起来一支突击队,自己亲自带队,从悬崖峭壁攀爬上去,绕到敌军背后,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撕开了一个缺口,使部队得以顺利突围。
当时,粟裕就亲眼目睹了朱老总站在岩石上,犹如高大威猛的英雄石像,这个形象在他脑海里永久珍藏,一直到晚年还对朱老总的英武形象记忆犹新。
后来,朱德带着起义军与毛主席带领的部队胜利会师,从此开始了中国革命全新的一页。
1935年1月24日,红军在长征中与川军遭遇,由于情报失误,红军误以为尾随他们的是川军四个团,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等战斗打响后,却发现对方足足有六个团,双方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紧要关头,年近五旬的朱老总亲自提枪上阵,毛主席急忙拉住他,不让他冒这么大的风险,但朱老总豪迈地说:“老伙计,这样危急的形势,需要总司令给所有战士一个表率,只有向死而生,我们才能冲出敌人的包围!”
毛主席被朱老总的勇敢无畏感动了,带着领导干部夹道为朱老总送行。
于是,朱老总手提一挺冲锋枪,冲在最前面,我军未来的许多开国将帅,也都纷纷跟随朱老总,向着敌军发起英勇壮烈的冲锋,最终一举冲破了敌军的包围圈,保全了革命的火种。
朱老总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革命危急关头,勇敢地站出来,为全军做出表率,极大地提振了将士们的士气,体现了一名革命老将赤胆忠心、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