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出自《七律·到韶山》
(1)创作背景:韶山,一名韶山冲,在湖南湘潭西北90里,是诗人的故乡。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诗人才得于1959年第三次返回故乡。这首七律是1959年25日深夜写成的。尽管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诗人此时忧心忡忡,但作为浪漫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原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诗词点评:《七律·到韶山》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3)史记衔接:毛泽东这首七律诗依然表明了毛泽东自井冈山红色革命斗争时期以来的胸怀壮志,与“天”日月同辉、不屈不饶的建设性的伟大境界。
毛泽东与天试比高的豪情壮志与革命斗争精神的伟岸性格,古今中外早有定论。如今,除了本论本身外,目的其一:想必在各界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就毛泽东秋收起义失利后转移到井冈山革命斗争过程中,带领部队剩余的三十余人借宿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水西村二十多天不为世人知晓的真实革命历史(红色小屋至今被地方保护起来),有机会申请在水西村成立“毛泽东革命旧居”的红色文化基地;目的其二:毛泽东被后人刻写的“天不灭毛,壮我中华”(石牌下落不明,但一直在寻找),论述了毛泽东的诗词当中关于敢于与“天”试比高和不屈的革命精奋斗神。
以上关联论实际还有很多,最后请各界人士亦可求证毛泽东“天不灭毛,壮我中华”的初心与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