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爸走了,离我而去 含泪写下此文,永远怀念他!” ——彭士禄院士女儿 彭洁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原核工业部副部长彭士禄院士于 3月22日12时36分在京逝世 享年96岁

彭士禄这个名字 鲜为人知 这位可爱的老人 一生为共和国做了两件大事 可以说掀起两次“核巨浪” 一是作为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为核潜艇设计了心脏 二是为中国建设了核电站
很多人并不知道 彭老还有另外一个 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身份 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烈士 彭湃的儿子!

彭士禄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 造核潜艇、建核电站! 96载岁月 彭老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 四个字:爱国,奉献!
四岁被全国通缉,两次入狱受尽苦难!
1925年农历11月18日 彭士禄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是彭湃的二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 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 彻底“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第一个战士”!

1928年,在彭士禄3岁时 母亲蔡素屏不幸被捕 狱中饱受酷刑,就义那一天 被五花大绑的她 背上插着“共匪苏维埃妇女主席”的标签 一路高呼“农会万岁” “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蔡素屏烈士
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 在这前后,彭湃的三哥彭汉垣 七弟彭述、侄儿彭陆相继牺牲 彭家共有六位英雄为革命献出生命……
那一年 成了孤儿的彭士禄年仅4岁……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 这几乎是彭士禄对人生最早的记忆! 尽管年幼的彭士禄才4岁 他就已经变成敌人的眼中钉 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 贫苦百姓们冒着杀头的危险 保护着这棵烈士留下的根苗 从那时起,只有4岁的他过起了 姓百家姓、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生活 他先后在几十个贫苦百姓家生活过 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 他从不敢多说话 尽可能地帮着“家”里 做各种农活和家务!

左图:幼小的彭士禄;右图:石炮台监狱 当时,敌人专门让8岁的彭士禄站在石炮台监狱门口拍的,登报邀功——《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
因叛徒出卖 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 几个月后,他被转到 关押着不少“红小鬼”的汕头石炮台监狱 在那里,他受尽了苦 吃的饭里满是沙子、虫子 浑身都是虱子、疥子 晚上睡觉盖的是破麻袋

1935年,因为狱友们的周全和掩护 在监狱受了一年苦 差点被饿死的彭士禄终于出狱 之后,他从监狱转到广州感化院 患重疾又差点病死
1940年,周恩来派人辗转找到了彭士禄 第一次见面时 周恩来抚摸着彭士禄的头 激动地说:“终于找到你了! 1924年我到广州 就是你父亲接我的……”
至此,彭士禄才终于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跟随周恩来夫妇 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生活的日子里 彭士禄感受到 “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疼爱
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彭士禄总是饱含深情地说 “坎坷的童年经历 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 我对人民永远感激 无论我怎样的努力 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 考取留学苏联的名额 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彭士禄还在苏联学习时 1954年1月,美国东海岸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个巨大而灵巧的“黑色水怪” 转眼潜入太平洋 不久,这庞大的“水怪”幽灵般地 游过墨西哥湾,荡过南美洲,横穿大西洋 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后 又回到了美国东海岸 而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动力来自 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铀燃料 如果换了油作燃料 需要整整90节车皮 消息一经公布,举世震惊

这“黑色水怪” 就是继原子弹之后再度震惊世界的 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 正准备回国的彭士禄 被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 陈赓问他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 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 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当时,苏联教授每上一节课 中方要付80卢布的报酬 彭士禄回忆这段时光时说 “那时候,我和同学们每天学十几个小时 从未在晚上12点以前就寝过 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一头扎进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 看见了湖泊那样 当时,那种奋进不息 为祖国夺取知识制高点的心情 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正是在这价值80卢布一课的课堂里 让彭士禄,这位烈士的遗孤 这位历尽人间甘苦长大的苦难孩子 与核动力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之后,他没有像他的父亲彭湃一样 轰轰烈烈地走向历史舞台 而是进入一个高度机密项目 像从人间消失了一般……
“中国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 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 中央批准研制导弹核潜艇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访华 毛泽东曾提出为中国核潜艇研制 提供技术支持的请求 赫鲁晓夫傲慢地回应 “你们中国搞不出来 只要我们苏联有了 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
毛主席听后愤怒地站了起来 挥动着他宽大的手掌说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2017年,92岁的彭士禄 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那天,他像个孩子一样说话声音很小 口齿也不太清楚 可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造核潜艇时 老人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突然焕发了精神 他激动地说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当听到这句话从92岁的彭士禄 口中再一次说出来时 让人禁不住湿润了眼眶 这振奋人心的一句话 改变的岂止是一个人的命运 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从苏联学成归国的彭士禄 开始主持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核动力的论证和前期开发!
然而,“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想要造核潜艇 跟痴人说梦无异! 当时,中国在建造核潜艇方面所掌握的知识 几乎就是零! 大到导航,小到螺丝钉 全部要靠自己完成

彭士禄领导的核动力研究室 有50个新毕业的大学生 不是学化学就是学仪表的 没有一个是学核动力的…… 研制核潜艇,这可从哪儿开始呀?
彭士禄决定 一步一步来! 先由他和仅有的几个懂一点核动力的人 一边自我学习,一边给大家开课 既然要做核潜艇 首先自己先摘掉“核文盲帽子”!

他还发动大家一起学英语 俄语资料没有了 就改看英文资料 彭士禄带领着团队 吃着野菜窝头 忍着饥肠辘辘 只花了两三年时间 几十个“核外行”都被 引到了核动力学科的前沿
那时候,中国已经能造出潜艇 所以,研制核潜艇的重点、难点 在于核反应堆动力源 而这正是彭士禄在莫斯科进修的专业 尽管是学核动力出身 彭士禄也没有见过 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到底长什么样!

彭士禄与马淑英在苏联留学时留影
一天晚上 彭士禄直勾勾盯着天花板 一动也不动 他的妻子马淑英问 你在想啥呢? 他回答:在想我的“第一夫人”! 马淑英是与彭士禄一起留学苏联的同学 她知道,丈夫说的“第一夫人” 就是核动力!
核潜艇是航行在大海的 可彭士禄却选择把他的“第一夫人” 核潜艇的核动力反应堆 藏在了深山里! 1965年,代号为“09”的 中国第一个核潜艇工程上马 一支几百人的先遣队 静悄悄地来到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里 开始建设“909基地” 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 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
在四川大山中奋战的日子 是彭士禄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交通不便,吃住都在工地上 阴暗潮湿、毒蛇蚊虫肆虐 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没有计算机 验证核潜艇数不清的数据 全靠原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 有时,只为验证一个数据 就够彭士禄和战友们苦算好几天 即便如此,为了造出“中国牌”核潜艇 大家干劲十足,夜以继日地工作 1967年,他被任命为核潜艇 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后被国防科委任命为 中国核潜艇工程第一位总工程师
在“909基地” 彭士禄有个著名绰号叫“彭拍板” 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 技术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需要他拿主意 为最大限度争取时间 在遇到各方争执不下时 他也勇于拍板,他常说 “对了,功劳算你的 错了,责任算我的”

反应堆压力容器安装
在不分昼夜的拼搏下 1970年7月18日晚上6点 核反应堆起堆试验开始 8月30日,反应堆主机达到了满功率指标 晚上18点30分 起堆试验的指挥长含着热泪宣布 核潜艇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 相应反应堆的功率达百分之99 核反应堆顺利达到满功率!
这意味着 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 终于开始跳动了! 核潜艇下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这一天,大家欣喜若狂 放鞭炮庆祝 而这时,总设计师彭士禄却在闷头睡大觉 因为在这之前 他已经连续五天五夜 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几天后,隐藏在西南大山深处的 核潜艇小组举行了庆功宴 庆功宴上,彭士禄是举碗必干 那天晚上,他少说也喝了一斤酒
这一刻 彭士禄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为核潜艇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自豪 对家人却感到深深的内疚! 妻子马淑英本是一名大学教授 为了支持他的工作 同他一起来到常年潮湿的山沟里 期间,他们八岁的女儿突患肝炎 十岁的儿子被玻璃扎破脚底,缝了11针 夫妻俩都不能在身边照顾孩子! 他自己的身体 也渐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胃被切除四分之三, “就是死了也值得!”
1974年8月1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 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这一年,彭士禄一直在核潜艇制造厂 进行最后的调试安装工作 在一次调试时 剧烈的胃疼令彭士禄汗湿了全身 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 海军派直升机送 海军总医院的外科主任去现场开刀
当手术刀切开他的胃的那一刻 主刀医生差点哭了出来 彭士禄的胃上竟然有一个已经穿孔 而自身愈合的疤痕!

这一次手术 彭士禄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 那一年,他才49岁! 88岁时,有记者提到这段往事 问他:“值得吗?” 他回答:“值得! 搞成功了,特别高兴 我喜欢这个工作 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也有记者问他 “我们已经有原子弹了 为什么还要做核潜艇?”

他说:“它这个核潜艇 属于第二次打击 陆地上的核武器 人家卫星一看就知道了 导弹多少发 在什么位置 战争中,如果敌人把导弹都摧毁了怎么办?”
核潜艇可以潜到水底下 几个月不出来 更可以从水下发射导弹出来! 这就是第二次打击! 彭老朴素的解释 也让我们明白 30年前中国导弹核潜艇 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 对于中国国防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核潜艇成功了 一辈子跟核动力打交道的彭士禄 有了新的使命和更重要的任务!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彭士禄就提出和制定了 秦山核电站的设计方案
改革开放后 中国启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项目 彭士禄被任命为筹建总指挥 后成为大亚湾核电站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再后来又担任秦山核电站二期董事长

1984年4月,彭士禄陪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工地
50多岁转行核电站建设的彭士禄 开始认真地研究经济学 他说:“过去,搞核潜艇,是大锅饭工程 最大的难处是没钱 后来,搞核电站 是商用电站,时间就是金钱。” 彭士禄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 提出了股份制 建立了董事会制度 还首次把招投标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