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党燕夫妇及弟妹等,到泸定县泸定桥参观学习
杨党燕夫妇在泸定桥前留影
杨党燕与父亲、养母合影
我的父亲杨田铭
父亲于1908年12月26日出生在江西省铅山县紫溪乡紫溪村的佃户人家。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敌兵围追堵截下历经无数次的战斗,爬过氧气稀薄的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吃树皮草根、皮带皮鞋,甚至吃过前面战士未消化的排泄物(谷粒等),经历饥寒交迫,亲眼见到多少活生生的战友冻死在雪山上或陷入草地的沼泽中无法营救,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陕北。
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父亲为二十二名勇士之一。在直罗镇战役中,因头部中弹受伤,伤愈后到中央警卫团任职(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47年底,受中央委派配合华北解放战役,以特派员的身份执行东北地区剿匪任务,并负责军用粮食的积、存、运等工作。时任特派员、科长、吉林省军区71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参加革命以来,先后荣立特等功及一、二、三等功多次。
父亲为了配合部队南下,保证部队供给,曾把我送给了当地老百姓。后来是警卫员给妈妈出点子,让我妈告”御状”,我才又回到她的身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留在江西。1951年,他决定回阔别二十年的紫溪村看一看,虽然父母、哥哥不在了,希望能找到失散的妹妹。
他带了一个班的人马,驾着军车回去,在途中遭遇土匪,发生枪战。这次回家乡,他不仅找到了妹妹,还认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孤老为母亲,每月都会寄钱回家赡养老人。
父亲在江西担任过专署专员、省人委办公厅秘书长等职。因积劳成疾,伤病缠身,长期在江西医院住院疗养。在住院期间,他时常应邀给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矿企业的干部职工和大中小学的师生们讲革命历史故事,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受到各界的欢迎,在当时小有名气和影响。
父亲长得清秀白皙,个头不高,平时少言寡语,说话严谨,有说服力,办事稳重,有礼有节,深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他喜欢抽烟,会喝酒。他很少发脾气,更不会训斥或打骂孩子,哪怕是高声的责怪都没有过,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永远是亲切和蔼、和颜悦色的。
每逢节假日,我们姐弟三人从各自的学校回到家,父亲总会从医院回家和我们一起过一天(春节时多住两天),讲过去的故事,讲时事,询问我们在学校的情况。这时,我们总是围坐在他身边,帮他拔白头发,给他点烟,听他讲话。记得他有两把手枪,一把放在医院,一把放在家里,每当过年他都会拿出来擦拭保养,还告诫我们不忘阶级斗争,警惕敌人破坏(当时福建沿海局势较紧张)等。
返校的时候,父亲总是陪我一起走,因我的学校(江西省军区八一学校)离江西医院很近,父亲送我到校后再回医院。路上,我们边走边谈,他希望我长大当科学家、工程师,还叮嘱我“女孩子大了,有事要多与妈妈谈谈”等。他曾几次告诉我毛主席到南昌邀他见面的事,但每次都是毛主席离开南昌后才告诉我。我怪他不带我去见毛主席,他说这是机密,他事先并不知道。他说毛主席每次都会问到我的情况,并要我好好学习,做革命的接班人。
父亲生活俭朴,总穿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有时还有补丁)和布鞋,胸前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冬天,外面再披一件长羊皮军大衣,只有参加重大活动(如国庆典礼)时才会穿上新的服装和皮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家孩子少,人均生活补给较充足,父亲常常把节省下来的衣物、粮食接济其他孩子多的老干部家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念改变了,追求不同了,但曾经为此流血牺牲的干千万万无名英烈们,祖国记着你们,党记着你们。我想过,我想为我的父亲在世间留下英名,让子孙后代永远怀念这个名字,记住这段历史,继承这份荣誉,坚守共同信仰,承担光荣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