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电影演员于蓝。
青年于蓝
于蓝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白衣战士》 资料图
电影《烈火中永生》海报,右边是于蓝出演的江姐。
晚年于蓝
永远的于蓝
中红网北京2020年6月28日电(综合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光明网,飘扬的红旗微信公众号等)
17岁到延安,她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出来的红色战士;1939年入党,她是活跃在一线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话剧团演员;1965年参演电影《烈火中永生》,她是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江姐”……
她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今天凌晨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
6月28日凌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就在6月3日,于蓝刚刚度过了她的100岁(虚岁)生日。
于蓝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经历的一切,这即是佛。
田壮壮导演表示: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几天。”
遵从于蓝遗愿,家属将让其与已故爱人田方共同安眠于万安公墓。
到延安去,这里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于蓝出生于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也许这其中的缘分,让她很早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8年,17岁的于蓝和好友赵路从天津出发,到北平,然后跋山涉水,穿过敌占区,渡过黄河,一路走到了延安。
很多年过去,她还记得看到宝塔山的那一天——10月24日。当她们气喘吁吁地拐过一个山坡时,不知是谁突然高喊了一声:“啊,快看,宝塔山!”于蓝顿觉眼前一亮,宝塔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心灵。后来,于蓝曾在自述中回顾那个充满了光亮的片段:“在我的第一印象中,延安城很小,简陋的街边只有卖烧饼的,卖梨的、卖枣的,但是,延安城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这里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第二天一早,她拿到一张纸。“要填上姓名、年龄、籍贯和简历。拿起这表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各一行醒目的铅印字,一边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另一边是‘对革命无限忠诚’。尽管走了一千多里路,受了些苦,但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让人内心充满了骄傲。”
到延安后,她成为了一个充满热情、活泼的女青年。白天到抗大读书;晚上去剧社里参加文艺演出。从跑龙套开始,一直到主演话剧《佃户》《带枪的人》。因为工作出色,1939年2月,在丁汾的介绍下,于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永远的“江姐”
《翠岗红旗》中的向五儿、《林家铺子》中的张寡妇、《龙须沟》中的程娘子……于蓝在新中国银幕上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她饰演的“江姐”。
1961年,于蓝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连载小说《红岩》。她被其中刻画的英雄群像——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人物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她和导演水华一拍即合,决定将《红岩》改编成电影。
在改剧本时,于蓝写了20万字的笔记,后来她又从大量素材中慢慢摸索出了江姐的个性:当别人激动哭闹时,她镇定冷静;当变乱发生时,她能有条不紊地面对和处理;江姐对丈夫和儿子爱得深沉,她虽随时准备牺牲,但绝非毫无牵挂、铁石心肠。
“要深入生活,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要深入到人民中去,是她从延安时期就坚定的表演信念。在谈到塑造江姐的体会时,她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她“非常了解江姐”。两人有许多相似的经历,入党的时间差不多,而且都进过敌人的监狱。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江姐是战斗在敌占区,而于蓝是在解放区。“江姐的环境比我艰苦多了。”
抓住了江姐的这些特质,于蓝表演起来自然真实、游刃有余。她演绎的江姐,是个有血有肉的温柔女性,身着浅灰色大衣、脚穿高跟鞋,神情沉着、气质非凡。
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于蓝虽然是女主角,但她一点没有“明星”的架子。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什么活最辛苦,就抢着干什么。有一次,为了拍一个俯瞰嘉陵江的镜头,需要把摄影机上升到距离江面6米远的高度。在没有无人机的年代,剧组只能将升降机架在船上。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于蓝第一个站了出来,担起安全组组长的职责。一边和照明组的同事架起笨重的灯光设备,一边时刻注意着摄影师和导演的安全。
活成江姐的模样
于蓝曾说,江姐是她的榜样,如果需要牺牲,自己也能做到。“我们怀揣着同样的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并为此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我们个性上有相像的地方,我也从来没有怕过生活的难。”
坚强、勇敢、忠诚,在于蓝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江姐的影子。
1978年,于蓝不幸罹患乳腺癌。几次大手术后,这位坚强的老人再度站了起来。
1981年,文化部党组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决定成立儿童电影制片厂,任命60岁的于蓝为厂长。滴水成冰的严寒,简陋艰苦的工棚办公室,大病初愈的病残之身,都考验着于蓝。每当挺不住的时候,她都想着,党交给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1983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于蓝在关办公室门时,右手被夹断了一节指头。医生让她做手术休息一个月,她却因为担心影响建厂进度,索性扔掉了断指,缝好伤口,就继续工作了。而她的无名指也永远短了1厘米。
经过20年的苦苦奋斗,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日渐成熟,而这时,80岁的于蓝也退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