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王立华:讲改革开放必要性时,切莫搞历史虚无主义——兼论毛泽东时代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2018-08-10 17:36:34
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王立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后来估算的GDP能反映新中国经济真相吗
    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核算体系与现在很不同
    三、客观界定毛泽东时代的起止时间
    四、比较方法与产品产量数据的来源
    五、主要国家产品总量和人均产量的增长速度比较
    六、从产品总量和人均产量看GDP的反比问题

    用否定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成就,来证明改革开放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在党内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一段时间甚至成为时尚说法,至今仍然是一些权威专家的叙事模式。但那样的描述符合历史真实吗?尤其在开放的信息社会,人民群众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资料查询比较方便,谁也掩盖不了历史真相,谁也垄断不了对历史的解释权,谁也不能长期把假的东西让别人当成真的。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底线,如果通过极端不靠谱的歪曲和掩盖历史来说明什么,不但会因失信带来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也会使所有这样做的人被载入笑话和耻辱史册。

    2017年11月,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联合举行的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林毅夫说:

    “1978年,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人均GDP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201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中,登载了林毅夫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经验与挑战》,其中又说:

    “在1978年时,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连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收入的1/3都没有达到。”

    这个“撒哈拉”说法,是林毅夫的标志性发明,网上随便一查便能看到大量存在,他在多个场合依此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据反来复去地讲。撒哈拉沙漠以南专指非洲的黑人地区,尽管那里有南非等极少数几个国家当年发展水平稍高一些,但却有几十个经济最不发达国家,属于世界上经济最落后地区之一。林毅夫通过这个莫名其妙的“平均数”,提升众多最落后国家极落后的经济发展数字,然后再贬损新中国经济发展不如非洲,甚至连他们平均收入的1/3都不到,真的可以说费尽心机。

    但问题在于,非洲众多国家当年连个完整的经济统计数据都没有,用什么办法能准确地计算各国全部加起来以后的人均GDP平均数?这个说法到底怎么估算出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但这样一来却让人怀疑发明者的人生,既然社会主义新中国导致如此极端的贫困落后,与世界上最落后的非洲地区相比都差距那么大,那你当年从台湾弃暗投明的壮举该怎么合理解释呢?

    还有一个更加离谱的标本,直到现在还挂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就是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撰写,原载于2008年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的文章,题目是《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言之凿凿地论证新中国经济发展不断下降萎缩,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不如蒋介石统治末期兵荒战乱的1948年,比落后的印度还有很大差距。文中说:

    “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百分之5.2,1978年下降为百分之5.0。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如果不知道周天勇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可以直接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之极、匪夷所思的结论:按照我们那些权威专家的估算,蒋家王朝进行垂死挣扎行将就木时,正在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战争的1948年,经济活动不可能正常进行的那一年,恰恰是中国迄今为止经济发展在世界各国人均GDP排位最高的年份。

    而毛泽东时代结束时的1976年,中国人均GDP排位由1948年的第40位大幅度下降到第121位;到1978年又变成世界排名倒数第二,属于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垃圾的国家;到邓小平去世的1997年,改革开放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18个年头,在强制性计划生育后不存在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人均水平的情况下,中国人均GDP又大幅度下降到世界排名第135位;到2012年,新中国经过60多年快速发展后,人均GDP仍属于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100位之后,排在第102位;直到2017年底,中国人均GDP才达到第73位,但仍与蒋介石统治末期1948年的排名第40位相差甚远。即使你穷尽所有的想像力,能想到会有如此惊人的历史发明吗?

    如果他们这些说法是真的,新中国的成立就完全是一场巨大的人间灾难,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完全是错误的。1949年建立的那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人民记忆中那个在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新中国,经济发展不但不如落后的印度,与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相比都大幅度下降,甚至连最落后的非洲地区都不如,这不但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当性失去依据,连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总书记讲的两个30年都不能否定,也失去了经济基础甚至全部依据。

    毛泽东时代不是一个人领导中国,而是一个中央领导集体。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等,他们几乎参与了党和国家所有的重大决策和领导。自始至终主管经济工作的是周恩来总理,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周总理负责,还有中央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形成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最高领导层。其中,1949年到1954年的副总理有董必武、陈云、黄炎培等;1954年到1959年的副总理有陈云、邓小平、邓子恢、李富春、李先念等;1959年到1965年的副总理有陈云、邓小平、邓子恢、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谭震林、习仲勋等;1965年到1975年的副总理有陈云、邓小平、柯庆施、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等,还有1975年1月任命的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等,副总理中陈云、邓小平、李先念都是连续4届,李富春是连续3届,个别领导人尽管一段时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被夺权,但都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周总理几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民汇报政府工作,难道他汇报讲的那些令人振奋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成就都是胡编乱造的假话?难道那些改革开放前后都在发挥作用的领导人都用错了?怎么现在就被共产党的权威专家们说成了不如国民党反动派?怎么就任由那些“权威们”全盘否定,甚至成了党媒的权威说法?怎么就没有任何机构站出来澄清一下说句公道话?

    更重要的是,一心跟着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亿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界劳动者和各级基层干部,他们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和建设成就,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怎么连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黑暗旧中国都不如?甚至连最落后的印度和非洲都不如了?那个精心计算出来的GDP权威数字是真的吗?反映了历史真相还是颠覆了历史真相?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党和人民乃至国际社会都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也必须弄清楚。

    一、后来估算的GDP能反映新中国经济真相吗?

    众多权威人士在评价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时,一般都用GDP数字说事,让人们认识颠倒的奥秘也隐藏在这个GDP里,由此得出了那些令人吃惊的结论。

    事实真相是怎样呢?在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根本就没有进行过GDP统计。直到毛泽东时代结束近10年的1985年,国民经济核算仍延续着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从1985年开始,国家才逐渐建立起第三产业的统计,到1993年以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转变为源于市场经济的SNA。从此,这个SNA体系中的GDP成了大家最熟悉最重要的指标。那么,此前还没有出现GDP统计的历史时期,现在一些人说事时引用的那些GDP数据是从哪里搞来的?答案也很明确,是后来估算出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不能不关注的事实,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1978年以后的GDP数字,并不是90年代最初推算确定的数字,而是经过后来多次调整修改的数字。为什么要修改呢?直接原因就是,推算出来的那些数字与经济发展事实严重不符。用90年代改革后的统计方法计算,1980年-1991年的GDP年均增长百分之9.2,而当时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却只有百分之2.2。两者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怎样解释呢?中国有关部门认为,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下调引起的;而世行专家则认为,中国的统计体系虽然进行了改革,其基本概念仍深深扎根于传统的MPS体系,许多产品价格仍处于政府控制中,导致以价格为衡量标准的统计结果严重失真。

    鉴于发现的问题,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后,有关部门依据普查结果对1978-1993年的GDP进行了重大调整,使1985年以后的GDP数据有了大幅度提升,平均上调幅度近百分之六,其中1993年的GDP上调幅度高达百分之10。[1]但是,到2004年底进行全国经济普查时又出问题了,发现当年的GDP比年快报核算数又多了2.3万亿元,增幅高达百分之16.8,为保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有关部门又按国际惯例修正了1993年-2003年数据,与之前年份的数据差距太大怎么办,只好同时又一次调整1978年-1992年的GDP增长率。此后,还有一些调整修改。

    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修改说明,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GDP统计存在严重缺陷,必须不断调整修改才能大致说得过去。其实,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同样存在,他们也在不断调整修改GDP数据,否则会出现很大误差。就拿美国来说,仅1929年至1999年70年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平均每6年多一点就要调整一次。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当年统计上报的当年GDP,与经济普查的实际情况误差都那么大,不得不对数据一再调整,难道对几十年前的GDP评估反而准确了?用后来不断调整修改过的数据,去进行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比较,能准确反映历史真相吗?况且,因为经济统计体系的不同,现在统计的许多项目和门类,过去根本就没有统计过,怎能进行言之凿凿的比较呢?

    科学结论需要可靠的事实来证明,容不得半点胡编乱造和胡说八道,否则,就是故意制造学术笑话和历史笑话,就是典型的没有良知的表现。

    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核算体系与现在很不同

    毛泽东时代使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MPS,而当今中国使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SNA,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核算体系,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分类方法和指标涵义等都不同。

    现在中国使用的SNA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宏观经济控制需要产生的。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样,明确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他们认为,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是土地、资本、劳动三个方面一起作用的结果,一切生产和劳务都属于生产,包括资本产生的利润、利息、租金,与工人劳动工资一样都是生产要素收入。所以,他们的经济核算体系,把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广播电影电视业、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行业的增加值,都包含在统计范围之内。

    毛泽东时代的MPS体系,是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使用的指导计划经济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体系依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核心观点——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创造物质产品和增加产品价值的劳动,才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收入是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形成的,所以统计中不体现非物质资料生产和服务活动。

    1984年前,中国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广播电影电视业、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行业的增加值,都是不统计在内的。但毛泽东时代并非没有这些职能部门,由于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和计划体制,这些部门在低成本高效运转,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毛泽东时代,土地矿山资源等不作为国民经济的利得源泉,还有大量不列入统计的义务劳动,在修兴水利、社会服务、基础建设等领域占相当比重,还有在几十年准战争背景下以举国之力进行的以举国迎敌为准备的国防工程建设、武器装备发展及国防科研投入,也没有直接的经济统计数据。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统计数据,不仅不体现非物质资料生产和服务活动,不体现国防建设、自然资源和义务劳动等,还没有外资这个今天占相当比重的大块头。

    研究当今中国使用的SNA统计,要注意弄清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一个是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GNP这两个概念毛泽东时代都没有,都是改革统计方法后引进的。它们的不同在于:GNP统计遵循的是国民原则,不包括外资产值,但包括国民在外国创造的产值;GDP统计遵循的是国土原则,包括外资在国内创造的产值,不包括国民在外国创造的产值。

    对于经济落后国家,统计GNP比统计GDP更能反映真实状况,因为自己没有多少资本在外国投资,更多是外国资本在本国增值。引进外资后,付出环境、市场和资源的代价,求得在工资、税收及生产力提高等方面获利。但外资财富最终要流回外国,所以计算GDP或人均GDP对国民的意义不大,相反,还会掩盖外国资本在本国的扩张程度,喜人的GDP像挂在拉磨的驴前那根红萝卜,近在眼前却难享受到。所以,包括世界银行在内,更关注各国的GNP,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

    目前中国有多少外国资本产生的GDP呢?据商务部发布的信息,到2002年,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百分之33.37,基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7年底,据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说,外资企业创造了近百分之50对外贸易、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5税收收入。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几乎没有外资企业,统计的是纯国民收入,拿外国资本的财富也统计在内的GDP,与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比较,使用的显然不是一个标准。

    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必须清楚,GDP统计数据是货币单位,是最终产品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衡量、通过市场交换价格来体现的。因此,决定和影响GDP的主要因素,不止是实际生产能力、生产业绩和产品的产量质量水平,还有当时的市场交易价格、市场增值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同样产品的GDP数值就高,反之则反。毛泽东时代是低物价,那时人民币包括美元的含金量,也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1000元人民币可在农村建设一个砖瓦结构的农家小院,现在基本可视为天方夜谭。北京二环内的一套住房,2005年建筑面积市场价每平方米不到7000元,到2015年每平方米达17万元,10年上涨20多倍,同样一套住房,以交易价格产生的GDP数值相差如此巨大,而实质财富水平却没有任何变化。即使用美元计算也面临这个难题,拿自古以来最稳定的财富衡量标准黄金比较一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基本价格是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而现在却上涨到1300美元左右,40年间美元对黄金贬值近40倍,不同时代用美元衡量的GDP能进行简单比较吗?尽管一些人言之凿凿地否定毛泽东时代,实际上引用的数据却如此不靠谱,如果再加上先入为主的立场,那就更加荒唐!

    有的认为,计算GDP已经考虑到物价变动因素,使用的是不变价格。但大家也应当知道,计算不变价格所用的基期是不同的,现在用的不变价格决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不变价格。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若干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同一年份的GDP,用不同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再往后,2000年、2005年、2010年等也都是不同的基期。选择逢0逢5年度作为对比基期,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保持相同周期,便于数据分析与使用。这样的数字进行短期对比或许可以,要进行跨越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对比则很困难,用1952年或1970年基期价格计算的GDP,与2010年基期价格计算的GDP相比,能比出高低来吗?

    对经济发展进行大跨度的历史比较,简单地用那些估算出来的GDP数字去衡量,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甚至主观随意到不可理喻的程度。相比之下,用各类产品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或许更可靠些,因为这个数字是不能随意调整改变的,它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和物质财富水平,不存在用货币衡量的投机和市场交换的扭曲因素,也不存在通货膨胀造成的泡沫,无法随意进行调整修改,尽管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准确,但只要不是故意系统地篡改数据,就能进行更客观一些的历史比较。

    三、客观界定毛泽东时代的起止时间

    一般把毛泽东时代截止为1978年。这样划线,区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可以的,但从经济政治客观实际看,1978年作为毛泽东时代的终止时间不合适。1976年10月,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恰恰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前提,而不是毛泽东时代的延续,尽管这两年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也不能算入毛泽东时代。

    以完整的经济发展年度来看,毛泽东时代应以1950年为起点,终止于1975年底,一共26年时间。

    从起点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成立,之前从法理上讲还是中华民国。建国后也还有大片国土没解放,国内还处在大规模战争状态,对经济活动制约影响很大。如果以1949年为基点,会导致历史对比的基点偏低而增长倍数偏高。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全年度领导中国经济建设,是从1950年开始的。

    计算GDP的权威文件,往往把起点设成1952年,把建国之初最艰苦的3年恢复时期屏于毛泽东时代之外,也是很不合适的。新中国成立前后曾有一些人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0分。但事实发展与那些预言家说的完全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获得了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在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迅速恢复建设,不到3年就超过了旧中国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怎能把这样的伟大经济建设成就排除出去呢?苏联解体后,被中国党内外一些人认为是进行了一步到位的正确改革,俄罗斯终于走上美国人帮助设计的贪腐权贵资本主义道路,至今已经过去近30年了,仍没有恢复到苏联时期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可见经济建设恢复发展之难。

    从终点看,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时代后期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已去世,之后实行的经济政治方针政策及成败,完全是在新的领导者主持下制定实施的,毛泽东等不应当再负任何实际领导责任。而1975年,无论他们身体状况如何不好,都还在核心领导岗位上发挥作用,应当对全年度负责任。

    四、比较方法与产品产量数据的来源

    前面两位学者,一个认为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不如世界上最落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一个认为不如印度和蒋介石统治的旧中国。本文力图通过比较那个时代的产品产量说明问题,但是困难在于找不到数据。印度经济发展的统计材料比较全,而他们所说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旧中国,当时连个完整的统计数据都没有,连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材料中也没有,真不知他们言之凿凿的GDP是怎么搞出来的。

    好在,我们能找到毛泽东时代一些主要经济体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可靠数据,如印度、美国、苏联、日本、西德、英国、法国等,如果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这些国家相比是更好的,一定比非洲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更好,否则,就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发展都不如非洲撒哈拉以南了,那样,林毅夫等权威们的理论创造和解释任务就太重了。至于旧中国,只有几个可怜的统计数据可以对比一下,也足以让周天勇先生目瞪口呆。

    进行这个比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一些权威的轻率荒唐,根本目的是希望党和国家在讲改革开放必要性和成就时,不要被那些经不起推敲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左右,尽量给人民群众传播符合实际的正确历史观。以否定毛泽东时代来讲改革开放,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说服力,反而是在否定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否定广大党员和亿万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邓小平早就明确说过,新中国前30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怎么现在就被我们的权威舆论说成不如旧中国、不如印度、不如非洲那些最不发达地区了呢?这到底是要干什么?自己无原则地践踏自己的历史和根基,只会符合国内外和党内外敌对势力的心愿。

    本文引用的产品产量数据,全部来源于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威部门编辑的资料。有些资料年代久远,找到很不容易,也算是给有志研究这段历史的同志,提供一个系统的资料查询帮助。

    1.《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辑,还有之前出版的50年统计数据汇编,这都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原始最基本最权威的产品产量综合汇编数据。

    2.《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年-197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年出版,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家相关情报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等组成的编辑小组,依据联合国《统计年鉴》等提供的数据编辑。部分数据来自1979年版的《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年-1976年)》。

    3.少量数据来自网上,由国家统计局“北海居”编制的《百年来中美发电量比较(1902-2011)》《美国、日本、英国和中国钢产量(1871-2005)》等。

    我们比较的是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是实际的物质财富发展水平。凡是能找到完整权威数据的,国际公认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源头性、指标性和基础性作用的物质产品都列入比较范围。如电力,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发电量与铁路货运量一起,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钢铁和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还有水泥、硫酸、粮食、棉花等基本工农业产品,这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指标。这些领域的发展速度高低,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发展速度上不去,无论怎么吹他的GDP值得相信吗?在这些领域高速发展了,用GDP去肆意贬低还有良知吗?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诗书传德艺——朱德诗词选字帖(组图)
·下一篇:走进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一一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纪实(组图)
·刘忠将军与雅安的三次缘(组图)
·走进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一一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纪实(组图)
·特稿:诗书传德艺——朱德诗词选字帖(组图)
·特稿:红土象湖知青缘(组图)
·特稿:保卫长治的李其相将军
·特稿:共同成长 传递力量——2018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志愿者培训活动圆满落幕(组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80——赵尚志(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80——赵尚志(图)
·特稿:永不动摇的信仰
·特稿: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文博志愿者之家发起人李强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参观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刘忠将军与雅安的三次缘(组图)
走进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一一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延
王立华:讲改革开放必要性时,切莫搞历史虚无主义—
回顾外交家厉声教的历史贡献及评价(组图)
卢跃华、张一聪: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在哪?浙理工学子
汤晓晨、陈蒙蒙:中外共筑党心梦,齐心共话红色情(
冯旖:忆往昔峥嵘岁月 承烈士爱国之壮志(组图)
高懿斐:从军五十载,革命老兵讲述战争故事(组图)
张金铭:“红色”与卿“相遇”,为卿“所感”几许(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学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