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一方沃土》导游词(组图)
2016-08-11 14:30:04
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三团 袁敏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十六、草原明珠——紫泥泉种羊场

紫泥泉技术人员用显微镜观看种羊精子成活率

紫泥泉职工用电动刀剪羊毛

紫泥泉放牧的职工

紫泥泉哈萨克牧民

美丽的紫泥泉夏季牧场

紫泥泉秋季牧场

    紫泥泉种羊场位于天山北坡玛河西侧的山地段,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山区牧场之一,也是誉载全国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的育成地。是谁把这里锻造得这般神奇美妙,扑朔迷离?又是谁把这里描绘的美丽而奇幻?那些层次分明的彩色山峦,让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紫泥泉种羊场始建于1953年是培育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原种场。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该场就开始了细毛羊育种工作,1952年引进阿勒泰细毛羊作父本改良当地哈萨克土种羊。1955年,南京农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刘守仁,告别江南水乡和父母亲人,来到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农学院任教。教了几个月书后,这个文弱的书生突然提出:“这里还不是边疆,我要到最边远、最需要知识的地方去。”于是,半年之后,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夜晚,他来到了距离乌鲁木齐200多公里的兵团农八师紫泥泉种羊场,成了一名畜牧技术员。就是在这里,经过15年的含辛茹苦,刘守仁终于培育出了足可与澳毛相媲美的我国第一个细毛羊新品种--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由此结束了中国超细羊毛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1966年引进澳大利亚波尔华斯羊,提高了毛长,改进了羊毛质量,1970年经国家农垦部鉴定,命名为“军垦细毛羊”。1972年引进澳美公羊,经过10余年精心选育,于1985年育成新品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有A型和B型两个品系。

    1981年8月13日,石河子市天高气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陪同下来到石河子。邓小平蹲在试验田一株棉花前,仔细数数,有50多个棉桃和花蕾。他翻来覆去地看后问:“棉桃都这么多吗?”农科所所长赵守义答道:“平均30个左右。”邓小平又问:“1亩地能产多少?”赵守义回答:“亩产皮棉150公斤上下。”这时,邓小平的小孙子突然挤了过来,高兴地揪住爷爷面前的一颗棉桃好奇地看。邓小平急忙阻止道:“不能摘,还没成熟呢!”看了农科所,邓小平一行乘车来到一四五团三连。车刚停稳,等候多时的军垦战士、教师、学生和家属一下子沸腾起来。邓小平向大家问好。三连连长殷延福走上前来向邓小平行了个军礼。邓小平和蔼地问殷连长:“你们连有多少人?”殷连长回答:“总共1070人。”邓小平竖起右手食指向王震和王任重比画着,诙谐地说:“哦,顶一个团。”又问:“军垦战士有多少?”殷连长回答:“387人。”邓小平又笑道:“有一个营的人呦!”邓小平一行边走边谈,来到连部北面的防护林带。那里环境干净清爽,四张铺着白色布单的大条桌上摆满了新鲜的葡萄、苹果和刚切开的西瓜等,那些都是军垦战士自己种植的。邓小平坐在面朝棉田的一把椅子上,拉着殷连长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连声说:“来来,殷连长,坐在我这里。”接着,邓小平拿起一块西瓜递到殷延福手上,并详细地询问三连有多少土地,种什么作物,有多少牲畜,军垦战士们的生活如何,之后便向棉田走去。面对一块400多亩绿油油的棉田,邓小平轻舒了一口气说:“好大一片地呦!”他接过一顶扎有黑色绸边的小草帽,遮挡住强烈的阳光,走进茂密的棉田,弯下腰,用手拨开棉株,全神贯注地观察棉花长势。这时,石河子市委书记刘炳正介绍说:“地膜覆盖植棉技术是王震同志倡导从国外引进的,今年三连率先在大田试种,预计大面积的地膜亩产可在100公斤以上。”邓小平直起腰来高兴地对王震说:“王胡子,你在新疆把地膜棉花推开了,这个办法不错,要大力推广。”

    8月14日,邓小平接见了石河子垦区团以上干部、老红军及劳动模范代表,观看了紫泥泉种羊场培育的细毛羊以及用这种羊毛纺织的毛布样品,还视察了石河子八一毛纺厂。随后,他乘车离开石河子返回乌鲁木齐。在视察石河子垦区时,邓小平说:“原生产建设兵团的业绩,新疆各族人民不会忘记,党中央不会忘记。”他还指出:“兵团事业要大发展,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的稳定作出贡献。”邓小平回到北京后,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明确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组织形式与军垦农场不同,任务还是党、政、军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

    斗转星移,143团紫泥泉从只有一间窝棚,一辆槽子车,4个人的小小供销点,发展成为有80万天然草场,2.5万亩耕地,近6000人的现代化牧场,当年荒无人烟亘古荒滩,已经变成了粮丰果香,牛羊肥壮,车水马龙,具有军垦特色的小城镇。紫泥泉的山美、水美、草原美、天蓝地绿人更美。

    每年的六月份,是这里最美丽的季节,葱翠的高山碱草和起伏的红山构造红绿相间,色彩斑斓,雄浑而不失妩媚;壮阔而不失细腻。是理想的猎色之地。在山里,向东行走着,道路弯弯曲曲,两边的大山,山体颜色却越来越多变,红色,紫色,灰色,青色,色彩迥异,而山体形状,有的象丛丛波浪,有的陡峭挺拔,有的平缓起伏,曲线优美。而山上那生长着的植物确充满了春天的色彩,我们享受着这些奇异的群山,鲜艳的色彩……

    由于这里未经过人为开发,也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在紫泥泉1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野生蹄类动物2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雪豹、马鹿等国家珍惜保护动物时隐时现,美丽的雪莲花盛开在悬崖上,野生灌木郁郁葱葱,野兔、野山鸡出没在丛中,处处碧草清风,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不经流转。

    十七、戈壁花园新画卷

阿肯弹唱会

草原节

赛马

    如今,走进新疆兵团驻地143团花园镇,文明和谐之风沁人心脾,生态美景令人心旷神怡,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小区,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无不昭示着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互动的精彩。2015年3月2日,从第八师石河文体局传来喜讯:143团荣获“全国先进文化县”和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成绩蕴含艰辛,成果得来不易,这是兵团人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努力拼搏,苦干实干的生动写照。

    大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站在文化发展的前列,该团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得民心工程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形成了统一领导、牵头抓总,各部门单位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全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2014年投资1亿元,在桃源旅游区新建“万福城”一期文化产业园。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2.1万平方米职工文化广场,新增健身器材30套。投资1200万元,在花园镇新建2000平方米文化娱乐综合活动中心。投资2600万元,在花园镇新建花园文化影视城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善镇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抓好“三园两城一基地”建设。即建设好桃源生态园区、天山民族风情园区、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中华万福城、南区生态城、新疆兵团摄影分会紫泥泉摄影基地建设。对7个社区综合文化站,40个农家书屋(军垦、科技书屋)全天开放管理。该团每年投入报刊征订费用140多万元,这些成为职工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资源。军垦威风锣鼓、军垦腰鼓成功申遗,成为143团民间艺术知名品牌。

    抓服务群众文化实现多元化

    从2002年起,143团连续10年荣获八师石河子市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2014年共组织教育、文体、各类竞赛等活动42场次,直接参与人数6000多人,观众和受益人数3.84万人次,活动投入46.8万元。从5月上旬到8月中下旬在广场放映科技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90余场次,观众达8万人次以上。该团每年抓好元旦、春节文艺汇演,春节社火、花灯表演,“三八”节女职工编织、剪纸比赛,“五一”歌咏比赛,“七一”歌手大赛,“八一”职工篮球赛,“十一”书画展等活动。8月、9月集中办好百日广场文化活动。11月、12月开展好科技、文化、军政训练。做到活动月月有主题。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143团共举办各类文艺晚会26场次,广场舞会800多场,放映电影340多场次,举办歌咏比赛16场次,举办书法、美术、摄影等展览14场(次)。

    彰显特色亮军团文化“名片”

    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而打造文化特色文化就是对文化底蕴深厚的最直观体现。143团培养文化队伍,塑造精品文化,该团文联下辖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摄影、新闻、曲艺、集邮等10个协会。有会员1400多人。该团文联培养自治区作家5人,兵团作家5人,兵团画家3人,兵团书法家1人,石河子作家6人。2014年在地市级以新闻媒体发表作品1300多篇,其中国家级发表作品70多篇,省级发表作品470多篇。利用桃花、蟠桃节以文会友,创作文艺、新闻作品扩大团场知名度。143团共举办8届桃花节、7届蟠桃节、2届草原文化节。2014年4月3日,第八届中国新新疆(石河子)国际桃花节新闻发布和旅游推介会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剧院召开;4月5日,八师、石河子邀请奎屯、乌苏、沙湾、玛纳斯等周边县市和本市旅游局、旅行社记者媒体,在143团旅游区召开桃花节新闻发布会。桃花节正实实在在地成为吸引投资和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的一座桥梁。来该团投资的企业达23家、个体从业人员也飙升到3400多户。在2014年桃花盛开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这儿赏花的有人就达到了7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

    “文化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许,从文化工作者的调侃中,我们能领略到文化工作的任重道远。143团这颗闪烁在戈壁荒漠上的明珠也必将在文化朝阳下沐浴幸福的阳光。

    第十八、石河子的后花园

花园花卉大门

    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的143团,东距石河子市15公里。55年前的西域戈壁,如今已成为绿洲新城石河子市花团锦簇的“后花园”。

    位于花园镇东区的新疆一四三团花卉市场是新疆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该工程总造价1800万元,由中国航天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钢结构外保温材料,以德国拜耳公司最先进的PC原料复和板为采光屋面设计内外遮阳幕系统,内设通风降温热力供暖设备。花卉市场是2009年底投入使用的,占地面积40亩,内外设300个经营摊位,是在原143团花卉产业和花卉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设的,整合了花卉产业、市场资源、拓展了花卉产业空间,提升了花卉产业的经营档次。花卉市场集光棚、温室、花房、苗圃、花卉研发、培育、销售为一体,立足石河子,辐射全疆和中亚五国,已成为南、北疆地区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旅游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战略,推进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域旅游的全面推进,使得新疆兵团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了一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为了推进旅游与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兵团第八师143团党委全力打造文化礼堂品牌。将文化廊、团史廊、成就廊、风采廊、励志廊等军垦文化元素和独有的徽派文化有机结合,引导团场职工群众,弘扬兵团精神,履行特殊历史使命。通过开展主题教育、道德讲堂、文化讲堂、法制讲堂、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传承军垦文化。二是做实旅游节庆文化品牌。积极探索“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的融合推动作用,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团场城镇聚集。

    过去,在这个花卉市场建在马路对面,比起以前这里环境好、经营商更集中。由于这里的花卉品种多,比如有韩国的红掌、大花惠兰、巴西的龙骨、巴西木、荷兰的蝴蝶蓝、比利时的杜鹃、台湾的发财树、摇钱树等,因而吸引了新疆各地的客户,特别是逢年过节时销量非常可观。这里东临石河子市15公里,西距沙湾县城18公里,紧靠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地理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凡路过此地的人总要去花卉市场走一走,看一看。可以这么说,一四三团的军垦战士们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该团区域优势,精心打造花卉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新的途径。这里的花卉产业蒸蒸日上。

    十九、这里的葡萄更甜

143团葡萄基地

佛雷早熟葡萄

夏黑早熟葡萄

新疆西域明珠葡萄酒公司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栽培葡萄的发源地。葡萄被人们誉为“珍珠和玛瑙”,成了新疆“瓜果之乡”的象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四三团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格尔盆地南缘,是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

    一四三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力建设好交通、水利、通讯、职工住房等基础设施,及时为职工群众提供信息、技术、种子等方面的服务,以优质服务促调整,以优质服务拓宽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该团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把结构调整同增加职工收入结合起来,宜棉则棉,宜菜则菜,宜果则果,使优势产业形成规模。

    新葡四号又名紫香无核,是新疆石河子农科中心葡萄研究所用无核紫作父本、玫瑰香作母本杂交选育的无核葡萄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已在新疆葡萄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果形独特,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极佳,耐贮运,抗病虫,既可鲜食又可制干、制汁。由于该品种风味独特,是制特色葡萄酒的好原料,故于2008年用该品种试制了新式特色葡萄酒。

    一四三团石南农场现已发展紫香无核葡萄1100亩,成为新疆最大的紫香无核葡萄生产基地。果农全部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的标准种植,严格按照葡萄管理技术标准,认真做好滴水、施肥、上架、帮缦、抹芽、定穗、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并按照团场“五统一”的技术管理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生产的葡萄每年全部被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客户预订。

    该团除了紫香无核葡萄外,还有早熟品种夏黑、弗雷葡萄2400余亩,由于早熟品种葡萄不施化肥,全施有机肥和优质农家肥;全程不打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新技术,使生产的葡萄绿色无公害、颗粒饱满、口感好、含糖量高,已吸引了上海、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的客户前来洽谈、订货。

    走进葡萄园,这里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片片相接,架架相连,绿阴蔽日,硕果累累。漫步在绿色长廊之中,望着这诱人的葡萄,真是无比地惬意! 有人会问这么多的葡萄怎样制成葡萄干?这里的人自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果农建造起来那些平顶、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小房子就是专门为晾制葡萄干而盖的晾房。晾房墙壁是由土块砌成的有孔花墙,长方形的小孔主要起到自由通风的作用。晾房的门多设在北边或东边,这样一方面可减少阳光的射入,另一方面在运输葡萄时,如晾房一时容纳不下,可暂时放在晾房外北墙边,数小时内不会被阳光照到,制干后的品质不变。这种葡萄干制作方法也有独特之处,它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利用阳光曝晒,也不是利用人工加温烘干,而完全是凭借干燥温暖的气候自然风干的。另外,如果在鲜葡萄销售不畅的情况下,该团在花园工业园区建造新疆西域明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8000吨的罐装生产线已经竣工投产。西域明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年可加工生产葡萄原酒2万吨、瓶装酒7000吨。这里生产的西域明珠葡萄酒酒畅销全国。

    二十、映日番茄别样红

待加工的番茄

机采番茄现场

优质番茄

    相传,番茄最早生长在南美洲。西汉张骞从西方带回番茄种子并在国内试种的时候,他也许不会想到,两千年以后的新疆会兴起一个以番茄加工业为首的“红色产业”;可能更不会想到,这种本是以舶来品为原料的新疆番茄酱总产量能够稳居全球第三,出口贸易量居世界之首。

    143团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准格尔盆地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热量充足,有效积温高,日照充分,日温差大。这里的土壤以潮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90.07﹪,熟化程度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土壤条件很适宜种植加工制酱番茄。出产的番茄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形成的番茄酱产品具有固形物和红色素含量高、谷维素含量高、污染少、霉菌污染相对较低、黏度高的特点,加工而成的番茄酱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优质产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3团党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把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和带动农产品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 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番茄加工产业,使番茄产业成为兵团继棉花之后经济上又一重要的支柱产业。143团的番茄生产能力和产量已占全疆的一半左右,实现了“红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了兵团相关农场种植结构的调整,稳步拉动了兵团的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的不断增长。

    143团按照市场订单,种植了3万亩制酱番茄,为实现番茄产业换挡升级,该团淘汰了低产低效的87—5品种,选择了固体物含量高、红色素含量高、产量高的屯河9号和石番28号杂交新品种。为避免番茄成熟期集中造成遣烂减产损失,该团在春播种时,合理拉开了番茄播种期,实行早、中、晚熟搭配种植,拉长了番茄的成熟上市期,为提高番茄交售时的商品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奠了良好基础。

    在番茄管理措施上,143团一改往年管理粗放、地里杂草丛生的弊端,采取“目标管理、阶段推进、动态考核、奖罚分明”的新举措,确保了地里无杂草、无虫害、无旺长、无旱点,实现了稳健生长,搭建起高产丰收的架式。每年夏、秋季节,在143团的3万亩番茄地里,遍地鲜红的番茄果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红宝石”一样挂满枝头,煞是可爱,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为了提高采收番茄的效率,该场现在全部采用机器采收番茄。实行机采后,每亩只需支付机采费380元,如果使用人工采摘每亩需支付采摘费和装车费900多元,仅此一项,每亩就节省开支520多元,全团3万亩番茄实行机械收获,共为承包户节约采收费1500多万元。

    这里是优质番茄的主产地,经过天山雪水浇灌的无公害绿色番茄受光照时间长,营养十分丰富,红色素和含糖量都居全国之首。用这里生产的番茄制成的番茄产品,保持了番茄原有的风味和色泽,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这里生产天然晾晒优质番茄干,也深受美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美欧国家客商青睐。

    每年到了秋季,最惹眼,最辽阔的一片红就是加工番茄。3万亩的田地里、排着长龙的卡车上、现代化的加工车间里,满是火红的番茄和番茄酱,红艳、醒目、动人,如一簇簇火红的花朵闪耀在绿色的田野。采摘期间,农民把番茄一袋袋地装到卡车上,车变成了红色;把一筐筐番茄堆到工厂的广场上,广场染成了红色。这红色一直染到遥远的天际,与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中灵山建设毛主席纪念馆(组图)
·下一篇:特稿:走进中国书法之乡,红色精神尤浓厚——记永信班学员和洛阳新安县书法协会拓文敬会长交流会(组图)
·特稿:纪念王若飞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安顺隆重举行(组图)
·特稿:胡耀邦在梅山水库工地
·特稿:西路军幸存者之四——张毅大校
·特稿:推进老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打造出“云南观斗山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亮点景区”
·特稿:积极发展云南红色旅游,打造出“云南旅游靓丽新名片”
·特稿:大湾村打好“红色、民族、生态”三张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赢“脱贫攻坚
·特稿:长征,我心中的丰碑
·特稿:纪念王若飞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安顺隆重举行(组图)
·特稿:梦回当年朱毛旧居情——解密朱毛长征在双石典故(图)
·特稿:内蒙电视台到黄平县拍摄红军与民族为题材的电视专题片(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纪念王若飞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安顺隆重举
和平与发展是正在进行时,而不是现在完成时(组图)
邵书成:胡耀邦在梅山水库工地
特稿:胡耀邦在梅山水库工地
郑蕊:西路军幸存者之四——张毅大校
特稿:西路军幸存者之四——张毅大校
肖世翔、陈红兵、肖歆益:推进老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
特稿:推进老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打造出“云南
肖歆益、肖世翔、陈红兵:积极发展云南红色旅游,打
特稿:积极发展云南红色旅游,打造出“云南旅游靓丽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