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粟裕居住时间最长的院子。他17岁离开家,20岁参加南昌起义,先后转战赣、闽、浙、皖、苏、沪、鲁、豫八省市,22年里戎马倥偬,艰苦卓绝,居无定所。44岁才奉命进京,45岁选择了这个不大的院子,直到77岁。他生命的几乎一半是在这里度过的。在总参工作繁忙的时候,这里是他休憩的地方,也是加班的地方。在蒙冤受屈的最后26年里,这里是他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继续革命的地方。一贯赤胆忠心,无私无畏,一让元帅,二让司令,却被诬为“极端个人主义”,冤不冤?明明是没有在背后搞过任何同志的鬼,没有任何两面行为,却无端地被扣上“反党反领导”的帽子,谁受得了!在敌人面前,他横扫千军如卷席;在自己人面前,他能说什么!“我相信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我自己”,多么自信,多么坦然!1959年,头一年主持批判他的彭德怀也挨批判了,有人建议他适时提出平反要求,他严正地说:“我决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1960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他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他们那个千人大会搞的。”毛泽东给平反了,但并没有下达平反文件。他仍忍辱负重,勤勤恳恳,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这种压抑而不颓废,蒙冤而不埋怨,受屈而不自弃的精神,正是他的超人之处。他没有消沉,而是照样奋发。《粟裕文选》第三卷中有117篇文稿约50万字是在这个院子里写作或酝酿的。作为新中国军事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既是高瞻远瞩的组织者,也是笔耕不辍的研究员。在这个院子里,他不断地生活、思考,“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殚精竭虑,思强军之道;奋斗不息,尽显老党员雄风。他不断地种树、养树、护树,既是休息,也是排解压抑振奋精神,也是爱树爱草,也是珍爱生命!
这个庭院激起了粟裕生活的乐趣。当旭日初升,霞光映射,他在林间锻炼,一天的生活刚刚开始。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他闲适地含饴弄孙,俨然平头百姓。当雾霾当空,林阴日暗,他不以己悲,相信生活还得继续,明天会更美好。以树为伴,与树同生,跟树永在!
告别楚老走到门外,我凝望这个看似平常而又特别的小院,感慨良多。
敬礼,京城中心一片小小绿园! 敬礼,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