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书信>>正文
甘将热血沃中华——从“抗战家书”中感悟英雄气
来源:《解放军报》2025年7月31日
作者:柴永忠
浏览次数:
2025-07-31 11:49:2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公元757年,诗人杜甫站在安史之乱的废墟上,面对山河破碎、家亲离散,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泣血诗句。

    “家国万里,尺书传音。”薄薄的家书,承载了人间的寄语抒怀、封存了多少真情守望,它让“巴山夜雨”的清冷化作“西窗剪烛”的温馨,让“云中锦书”的翘盼变作“月满西楼”的浪漫,千百年来始终是人们情感凭吊的港湾、文化展陈的平台、历史发现的见证。

    习主席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曾深情朗读了赵一曼烈士家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

    只有经历过战火的人,才更加懂得岁月静好的珍贵。《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增订版)》一书,收录了从九一八事变后到抗战结束、跨越14年的有代表性的44篇家书。泛黄的纸页上,热血儿女“留得重逢相对流”的沙场绝笔,尽显了“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大勇大义、视死如“人生的最大休息”的慷慨豪迈;人世间的款款深情、缕缕心语、依依难舍,在那个烽火年代均化作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壮怀激烈。

    ——英雄不是生来伟大,而是直面危难时选择光荣!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我们要在战争环境中受到锻炼,我们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壮大起来。抗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这是时任某抗日游击队政委王孝慈写给弟弟的亲笔信。在王孝慈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弟弟等先后投入抗战洪流并献出宝贵生命;

    “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这是抗日将领蔡炳炎在奔赴前线时写给夫人赵志学的诀别信。搁笔4天后,蔡炳炎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壮烈殉国。

    80年前那场民族救亡图存的战争再次告诉我们,英雄从来不是峻拔天际的高不可攀,而是危难时挽狂澜于既倒的奔赴,是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承当,是“尽忠报国,取义成仁”的无畏。

    ——英雄不是天纵超人,而是人民有盼时选择舍己!

    “我们又要离别了……亲爱的,谁不愿骨肉的团聚,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国家民族重要……请你安心在乡努力妇女解放的事业,成为女英雄,我在外对革命之伟业亦更加努力呵!”1939年11月28日,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即将返回前线,面对新婚不久的妻子,他强忍离别的伤痛,写下了这样一封辞别书;

    “何况你我,已经处在抗日的烽火中一连三年了呢?请代‘那个人’问妈妈的好吧,祝福她们老人家。为了安慰老人家的心,请你常常写信报平安吧。共产党员的家还是要的。”这是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于征战途中写给妻子林颖的家书,信中饱蘸了对亲人的挂念。据林颖回忆,她与彭雪枫结婚3年,共同生活尚不足半年,只能通过一封封书信互诉衷肠、相互勉励。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从来不是神话传说中的精灵,而是人间烟火哺育的血肉之躯。正是因为他们胸中涌动着炽热的情感,面对山河破碎、百姓罹难,他们才感其深、爱之切,从而在黑云压城的历史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大我、放弃小我、追求无我、舍身忘我。

    ——英雄不是温室里的花,而是勇立时代洪流选择奋斗!

    “儿要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而奋斗,为后来女子求幸福,也要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作一点有意义的事业……这里的物质生活比较外面苦些,但精神方面则比外面快乐的多。”这封从延安抗大寄出的家书,书写者叫韩雅兰,家境优渥、名校毕业,为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重读吉鸿昌家书(重读抗战家书)
·下一篇:无
·张俊杰:重读抗战家书:臧克家的一首诗
·特稿:重读抗战家书:臧克家的一首诗
·这封抗战家书,习近平逐字诵读
·重读吉鸿昌家书(重读抗战家书)
·我们都是收信人(重读抗战家书)
·这封抗战家书 习近平深情诵读
·英雄之爱(重读抗战家书)
·亲人捐赠高传纪烈士的16封“抗战家书”
·凝着血与泪的抗战家书
·赵一曼烈士孙女参加央视共读《抗战家书》活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甘将热血沃中华——从“抗战家书”中感悟英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人民批准的作品”——贺绿汀《游击队歌》
主席,我爱你(组图)
访百岁老兵 慰光荣烈属——浦城县军地联合慰
林文俊、黄晓婷:访百岁老兵 慰光荣烈属——
特稿:访百岁老兵 慰光荣烈属——浦城县军地
红色联播-辛淇:“八一”军旗红
红色联播-周忠:驳斥地主资本家后裔对土改与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