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天云 1913.12-1980.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军长,志愿军第四十七军军长,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后勤学院院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九届中央委员。
湖北黄安(今红安)周家田村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苏区独立第一师二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二三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营教导员,第六八七团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副旅长兼盐阜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八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师八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师长。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六师师长,第八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副军长。

张仁初 1909.12-1969.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长。1950 年任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六军军长。1952年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九大代表。
湖北黄安(今红安)张家湾村人。1927 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排长,第十二师警卫连副连长,红四方面军保卫局通江分局保卫队队长,保卫团第二营营长,红三十三军第九十八师二九四团营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二师四团营长,副团长,第五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长,副团长,团长。1939 年任六八六团团长兼鲁南支队支队长,后任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副旅长兼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山东军区特务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警备第十旅旅长,鲁中军区参谋长。1948 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49 年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军长。

张令彬 1902.7.26-1987.7.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湖南平江龙门枫树下人。1925 年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教导队区队长,排长,红四军第三纵队副官长。红一方面军第三十四师卫生队队长,第十二军军医处处长兼福建军区留守处处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红九军团卫生部部长。1934 年起任红九军团后勤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四局管理科科长,红四方面军司令部直属供给处处长,中央教导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直属金库处处长,军委供给部军人合作社主任,军委副官处副官长,第十八兵站部副部长兼政治委员。1941 年起任军委供给部部长,经济建设部部长。1942 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部长,热河省财政厅厅长,冀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

张达志 1911-1992.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1969 年任炮兵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七大代表,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陕西葭县(今佳县)人。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佳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特派员,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政治委员兼一团政治委员。1935 年起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七十八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936 年任陕北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北延长东地委书记,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六团政治委员。1940 年起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塞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绥蒙军区副政治委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陕北军区司令员。1949 年任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

张池明 1917.8.24-1997.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政治委员,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参谋长,后勤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炮兵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七大代表,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曾用名张赤民。河南新县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少共光山县委儿童团总队长,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儿童局委员,红二十七军第二四六团少共团委书记,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1934年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代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作战科科长,第六八八团参谋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1940 年任第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委员。1942 年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哈尔滨卫戍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松江第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北满军区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

张贤约 1912.2.15-200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六军政治委员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2 年任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1960 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1977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原名张贤若。河南商城南溪下湾村(今属安徽金寨)人。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边红四军三十六团通信排排长,三十一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红四军军部通信队队长,三十四团团长,十二师师长,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教导团团长,先遣支队支队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940 年任第一二九师干部轮训大队大队长,延安军政学院第三队队长。1942 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西北野战兵团新四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一野战军六军副军长,政治委员。

张国华 1914.12.22-1972.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1967 年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八大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江西永新怀忠官山当边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 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师五团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巡视团主任,第二师六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政治指导大队政治委员,河东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战士话剧团主任,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师独立第二团兼运西军分区政治委员,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兼湖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湖西区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鲁豫皖苏军区司令员。1949 年任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军长。

张经武 1906.7.15-1971.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主任,西藏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党的七大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曾用名张仁山。湖南酃县(今炎陵)下关村人,1927 年考入建国军学校,任湖北警备军副营长,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大队长,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中央军委五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参谋,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副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参谋长,中共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副参谋长、参谋长。西北军区参谋长,西安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张南生 1905.8.24-1989.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政治部代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八大代表。
福建连城新泉村人。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委员,红十二军连政治委员,红十三军团政治委员,第十三师三十九团政治处主任,师总支部书记,三十七团政治委员,国家保卫总队政治委员,国家政治保卫团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政治处副主任,七七一团政治委员,先遣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冀西地委军事部部长,独立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晋中地委军事部部长,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张祖谅 1911.11.4-1961.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八兵团军长兼成都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2 年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1956 年任南京军区参谋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河南商城大塘湾村人。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特务连排长,第二一七团给养科科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部干事,第二七九团连政治指导员,军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七七二团代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1947 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1948 年任华北军区第八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 年任第十八兵团六十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

张翼翔 1914.6.18-199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军长兼军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兼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铁道兵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浏阳虎坳村人。1927 年参加当地农民运动,做秘密交通工作。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 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东独立师班长,第七师九团排长,第二十一师连长,副营长,第二师四团营长,五十二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十四团副团长,团长,第二师六旅副旅长,五旅副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三旅旅长,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军副军长。

陈 康 1910.3.9-2002.5.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兵团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曾用名陈五和。湖北广济(今武穴)闸口村人。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红三十一军二七四团副团长。1935 年起任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二七六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补充营营长,军部训练队队长。1939 年起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副营长兼主任教员,第三八六旅十七团副团长,团长,第七七二团团长,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三旅旅长。1948 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旅长。1949 年任第二野战军十三军副军长。

陈仁麒 1913.7.24-1994.3.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一兵团政治委员,海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炮兵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七大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福建龙岩人。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秘书,红二十一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十二军特务队政治委员,红二十二军一九八团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七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1934 年任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员,军委教导师第一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军委干部团特科营政治教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特科营政治委员兼政治主任教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镇原县工委书记,陇东特委组织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三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察军区独立十三旅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二十师政治委员。1947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委员。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政治委员。

陈正湘 1911.10.25-1993.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党的七大候补代表。
湖南新化圳上村人。1926 年入唐生智部当兵。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 年新城兵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二营机枪连连长、营长。1935 年起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代团长,红五军团第十五师四十五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一师一团团长,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团团长。1939 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司令员,第四、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1947 年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陈庆先 1908.12-1984.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二十三军军长,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训练部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用名陈长发。湖北黄陂陈牌湾村人。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排长,四川万源县独立营连长,副营长,代营长,县指挥长,中共万源、阆中、梓潼县委书记,中共阿坝特区区委书记,金川省委组织部部长,回民独立师政治委员。1936 年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大队长兼军事教员,班主任。1939 年起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八团政治委员,江北游击纵队第六旅十八团团长。1940 年起任第二师六旅副旅长兼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第六旅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华东军区第十二纵队司今员兼苏北军区司令员,华中指挥部副司令员,江淮军区司令员。1949 年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参谋长。

范朝利 1914.3.11-201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川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兵团第十四军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河南光山郭家河大刘湾村(今属新县)人。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1932 年任十师二十九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二十九团政治委员,第十师司令部参谋主任。1935 年任第十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参谋长。1938 年起任第三八五旅参谋长,东进纵队参谋长,冀南军区参谋长。1942 年起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五旅旅长。1948 年任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二野战军十军副军长。

欧阳文 1912.1.25-2003.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解放军报社总编辑,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院长,第十研究院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湖南平江爽口摇钱塝人。1928 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政治部宣传员,第一师政治部油印股股长,一团宣传队队长,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六八六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1940 年任黄河支队政治部主任,教导第四旅政治部主任,1941 年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长,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兼中共粤东区委员会第一书记。

欧阳毅 1910.4.1-2005.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党的七大候补代表,十一大代表。
湖南宜章麻田村人。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二十八、二十九团党委秘书。第十师党委办公厅秘书长,第二十八团连政治委员,红四军无线电台政治委员,第十师教导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红四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十师师党委秘书长,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秘书,执行科科长,秘书长。1936 年起任红五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秘书长,总指挥部一局局长,西路军总指挥部五局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秘书长,总政治部锄奸部副部长,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罗元发 1910.11.15-2010.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七大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福建龙岩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 年参加龙岩农民暴动,任青年队队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第三十四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四军直属队总支书记,红十四师四十二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师一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军长。

罗舜初 1914.12.11-1981.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用名罗汝明。福建上杭大洋坝村人。1929 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县少共区委组织委员,闽西独立团班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代局长,军委二局副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局长,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参谋处处长,山东纵队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中共鲁中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师政治委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四十军政治委员,军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