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耀 1911.12.24-200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七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曾用名李克新。安徽金寨桃岭东岳村人。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一师排长,安徽六安县保卫局保卫连连长兼指导员,红二十七军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二十八军军部手枪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红二十五军连指导员,陕北干部学校政治大队政治委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兵站医院政治委员,援西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军参谋长,1939 年起任新四军第六支队营、团、总队政治委员,豫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旅政治委员。1947 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旅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1948 年任陕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十九军副政治委员。

李天焕 1912.10.24-1986.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总参谋部警备部部长,公安部副部长兼公安部队第二政治委员,第二炮兵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七大、八大代表。
湖北黄安(今红安)大山岗村人。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黄安县委委员,区苏维埃政府委员兼少共区委书记,县模范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三团政治处主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政治部主任。1933 年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秘书长。1935 年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局局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 年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 年任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

李成芳 1914.4.28-1984.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兵团军长,西南军区副参谋长,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军长。1954年起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1977 年任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党的十大代表,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湖北麻城李家河村人。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红三十一军二七一团副团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通信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军政干部学校游击教官,决死第一纵队三团团长,纵队参谋主任,决死第一旅参谋长,副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太岳纵队第一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一旅旅长,豫西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二野战军十四军军长。

李寿轩 1906.4.22-1984.9.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七大代表。
湖南宝庆(今邵东)流泽龙建村人。1926 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 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五纵队十二大队中队长,第四纵队八大队大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团长,红六师十六团团长,红八十一师参谋长,红二十七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延安中央党校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教育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 年任铁道兵团参谋长。

李雪三 1910.10.14-1992.1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副政治委员。1950 年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1956 年起任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顾问,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八大代表。
河南修武周流村人。1928 年考入西北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任排长。1931 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三十八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宣传科科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6 年任军团统战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警卫营政治委员,第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新编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1 年起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八旅政治委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四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肖向荣 1910.9.6-1976.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政治部主任兼广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1952 年起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科委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七大、八大代表。
广东梅县新田村人。1925 年参加组织农民协会,组织学生救国运动团。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梅县地委秘书,中共东江特委秘书长,闽粤赣省委秘书长,永定县委书记。1932 年起任总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长兼军委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1943 年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十五兵团政治部主任。

肖望东 1910.8.25-1989.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用名肖惠存,肖克。江西吉安淡江村人。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吉安县西区区委书记,红三军第九纵队特务连政治委员,第九师军士队政治委员,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无线电队政治委员,野战医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陕西宜川独立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 年起任抗日先遣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二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山东军区第七师政治委员。1948 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治委员。

肖新槐 1907.1.7-198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长,志愿军第六十六军军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原名肖贤怀,曾用名肖荣新、肖兴怀。湖南宜章分水村人。1927 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 年参加湘南起义。1929 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特务营副排长,红军学校第三分校队长,教导师第二队副队长,红九军团九团营长,团代参谋长、团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四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训练部部长,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二支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参谋长,第三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独立第七旅旅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军长。

旷伏兆 1914.1.27-1996.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政治委员,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八大、十二大代表。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西永新心田村人。1929 年任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连政治指导员,营长,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1938 年起任山西战总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1943 年起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 年任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

吴先恩 1907.8.30-1987.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 年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6 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1966 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任顾问。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黄安(今红安)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新县)人。
1926 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宣传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1927 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一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 年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1936 年任红九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供给处军需员,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1941 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1948 年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1949年任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吴克华 1913.12.7-1987.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西弋阳芳墩村人。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一团排长,军政治部特务连连长,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红七军团第二十师六十团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1934 年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司令员,第五旅旅长。1945 年任山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军长。

吴信泉 1912.3.26-199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三十九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0 年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第二副司令员。1953 年起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1953 年起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1960 年任炮兵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湖南平江何家段村人。1926 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三师特务连指导员,十一团营教导员,红三军团第十二团、十四团、十五团特派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特派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六八七团政治委员。1940 年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二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后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

吴富善 1912.10.10-2003.1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庐陵(今吉安)良枧村人。1927 年参加工人运动,任吉安武装自卫队队长。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特务连政治委员,师直属机关政治处主任,红一军团第七师十九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一师二团俱乐部主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援西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七七一团政治委员,青年纵队政治部主任。1940 年任新编第四旅政治委员,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42 年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嫩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嫩江省林甸地委书记,西满军区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政治委员,广州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吴瑞林 1915-1995.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军长。1950年任志愿军四十二军军长。1952 年回国后,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党的第九届中央委员。
原名吴尚德。四川巴中吴家河人。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陕甘少年先锋营营长,少年先锋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共青团团委副书记,共青团通江县委书记,少共川东北特委书记,中共大金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少共大金省委书记,大金省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中共泰山地委军事部部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

何德全 1897.9.5-1983.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1955 年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七大代表。
曾用名何正杰。湖南长沙贤塘尾村人。1914 年入湘军,历任排长,连长。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五军三师特务营连长,营长,第十团团长。1934 年起任红三军团特务团团长,教导营连长,管理科科长。1934 年起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参谋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军团教导营营长,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独立旅参谋长,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参谋长。1941 年任八路军第十八兵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满护路军司令员,松江干部学校校长,东北军政大学第一团团长。1949 年任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校长。

邱创成 1912.10.27-1982.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委员,志愿军炮兵政治委员,炮兵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学员兼速成系主任,炮兵司令员,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九届中央委员。
曾用名邱桂生。湖南平江吓公塘村人。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参加平浏游击队,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班长、连长、连副政治委员,连政治指导员,九十二团政治委员,黎川独立团政治委员,贵溪县挺进游击队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军团供给部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师供给部政治委员,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总部炮兵团政治委员,延安炮兵学校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政治委员。1948 年任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兼炮兵纵队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余立金 1913.10.4-1978.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中国民航总局第一政治委员,空军第二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八大、十一大代表。
湖北大冶余信钦村人。1928 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南红军独立第三师机枪连排长,连政治指导员。1933 年起任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委员,第十八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赴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8 年起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1941年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46 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党校副校长,华中军区雪枫军政大学校长。

余秋里 1914.11.15-199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十二届政治局委员。
江西吉安坪里村人。1929 年参加赤卫队,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吉安赤卫大队分队长,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大学第四分校连指导员。1934 年任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1935 年任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八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直属政治处副主任。1938 年起任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团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八旅政治委员。1949 年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

张震 1914.10.5-2015.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92 年任军委副主席。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 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用名张见生,张祖寿。湖南平江长寿镇人。1926年任劳动童子团副团长。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过两次“平江扑城”暴动。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一师一团连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参谋、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参谋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十一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8 年任一兵团参谋长。1949 年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

张才千 1911.9.7-1994.1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四军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参谋长,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武汉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党的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湖北麻城乘马岗张家冲人。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教导团班长,二十八团排长,二十九团连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二营副营长,三营营长,第二七九团团长,第九十三师副师长兼二七九团团长。1935 年起任红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师长,红四军参谋主任,作战科科长,1936 年任援西军第四军十二师师长,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七〇团团长。1944 年起任豫西抗日游击四支队司令员。1945 年任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二旅旅长,纵队参谋长,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江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员兼江汉军区司令员。1949 年任湖北军区参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