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尚志(1908·10—1942·2·12)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
辽宁省朝阳市人,父亲是清末秀才,家境较好,幼年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919 年随母举家来到哈尔滨投奔其父,1923 年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当信差。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 年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做通讯工作。11 月,担任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1927 年3 月 2 日,被长春宪兵逮捕,后被押至南京。同年 5 月 20 日被释放。在中共满洲省委做团的工作。1931年4月,第二次被捕入狱,经党中央和满洲省委营救出狱。1932 年初,被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为军委书记。同年 6 月,帮助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任政治部主任。不久,部队遭日本关东军包围,被打散,迭遭日军的疯狂“扫荡”,被解体。中共满洲省委将其开除党籍。4 月,到宾县反日义勇军工作。在攻打宾县的战斗中,采用了他的军事谋略攻下了县城,被任命为该部队的参谋长。10 月 10 日,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并任队长。1934 年 5 月,接连攻克了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6 月,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任总司令。1935 年 1 月,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1936 年 8 月间,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全军 7 个师,约六千多人,指挥大小战斗百余次,歼灭敌人一千多。后因发生抗联领导人被错误处死的情况,1940 年初,北满省委再次做出把他开除出党的决议。两个月后,改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下一年,赴苏联参加中苏伯力会议时,被撤销了副总指挥职务。1942 年 2 月 12 日,在率部袭击梧桐伪警察所的战斗中被内奸打伤,受伤昏迷后被日军逮捕杀害,时年 34 岁。
毛泽东赞誉赵尚志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1982 年 6 月 8 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2009 年,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