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忠同志的人生经历和新闻写作实践很有传奇色彩。
在我的印象中,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与媒体从业人员即使从事相同的工作,也扮演着不同角色,前者的职责侧重指导,后者的任务应是落实。像开忠这样,在领导机关工作却对新闻采编评业务如此娴熟且成绩卓著的,极少。
开忠说:“多年以来,我是一个报纸的通讯员。”
大家知道,通讯员的称谓是相对于职业记者而言的,是指那些为媒体提供稿件的撰述者,通常不是第一职业,写作多为业余。然而从开忠同志的创作经历来看,如此多的新闻作品及写作谈、数百万字创作数量,已令大多数职业新闻人不能望其项背。这样的写家,已然应与大记者同列。浏览他的选集,不禁想到一句古话:“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成功是必然的。
说开忠同志很有些传奇色彩,可述者三:
其一,一个人对新闻写作有浓厚兴趣不算稀罕,但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钟情于新闻写作,足以让人称奇。开忠采写新闻报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如今依然笔耕不辍,时间长达40多年。这真是一场追求事业的“马拉松”。其间,有的记者一夜成名而后销声匿迹,有的记者受不了辛苦而改行转业;更有许多人因漫长岁月的消磨而失却了创作的动力。尤其在这个选择多元而有些浮躁的年代,没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青灯一盏的寂寞,神情专注地“爬格子”。开忠对新闻写作甘之如饴,乐在其中,40多年不改初衷,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 其二,一个人对某一新闻文体的掌握达到较高水平已属不易,但同时在消息、通讯、评论、散文诸领域均有建树,实在难乎其难。对开忠而言,钻研是爱好,思考是兴趣,写作是快乐,只要工作需要,他各种式样的文体都认真地尝试,并努力写得更好。新闻报道和评论理论原是思维的两途,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时有对冲,正如讲述者和评论者原本就有明确分工。“一招鲜”已经够了,但在开忠的创作中,讲话文件、理论研究、新闻报道、文学小品、随笔杂感,他都广泛涉猎,而且写得都好,仿佛是在行楷草篆之间可以自如转换。可以想见,他在写作方面一定是比别人多下了几倍的功夫。
其三,一个人完成既定的课业学习并非难事,但像开忠这样持续而广泛的学习乃至把它当作人生的目标,如今已是不多。开忠出身于农家,很小年纪就参加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完整的教育经历,他完全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自觉和能力完成了知识积累和更新。他的创作谈,其实比许多大学里本科或研究生的讲义写得更好。乐于实践,更擅长总结,是他的过人之处。 由此,得到两点重要启示。勤奋,表现为一种发奋学习的坚韧,却未必是刻意为之的苦行追求,正如开忠所反复说的,那是一种热爱。热爱有时没有任何理由,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功利目的,那是一种欢喜的心境,更是一种信念的坚持。才能,表现为人们对某一方面专能的掌握和运用。所谓才能,不外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实战演练。
开忠这套文集的出版,不仅为新闻工作者留下宝贵的学习和创作经验,更是自己人生追求的总结与前行驿站。虽然新闻报道是“易碎品”,许多作品所提出的问题已经与日俱灭,但不论时代怎样变化,乐于吃苦、求知若渴、永不自满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用力多者功自远。开忠同志的传奇故事也许应促使更多人深入思考:一个普通的人在现今的社会里怎样生活才能走向成功,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度过才会更有意义。
原载2013年8月27日《人民日报》24版(副刊),作者为该报时任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