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均先后在赣州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旧址、文物。抗日战争时期,“东南工业合作社”在赣州成立、发展,使得古城呈现一派战时经济繁荣景象,成为全国十四大都市之一、东南重镇。此时,蒋经国也在赣州主政5年,有其旧居、儿童新村、青干班、保育院、正气中学等旧址多处。 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赣州镇从赣县析出为赣州市。时,毛泽东委派叶剑英在此召开过部署解放华南重要会议,即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会址在原江西省立赣县乡村师范学校,现红旗大道西段南侧,原赣南纺织厂内)。建国后,赣州古城也一直为赣州地区之首府。58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建筑、文物受到保护。 纵观赣州的历史,赣州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是优厚的,资源是丰富的。首先,赣州犹如一座研究民族(尤客家民系)、江南发展史的天然博物馆,在研究客家、江南发展史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其次,赣州出土和保留了大批有价值的文物,为研究古代和近代之江南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第三,赣州古城及集古建筑之大成的古寺庙、古城墙、古塔,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成为观赏和研究的艺术精品;第四,赣州是历史上众多的历史事件发生的一个舞台,是不少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场所,许多遗迹、遗址,值得瞻仰、凭吊、纪念,且有益于研究;第五,赣州城是赣州这块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的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海内外,尤港澳台及东南亚众多的游客。
赣州城是是岭北最大的旅游城市,每天流动人口已达数万之多,自京九铁路、赣龙铁路通车,赣韶铁路、赣株铁路等也将建成投入营运,赣粤高速公路建成开通,赣韶、蓉厦、济广、泉南、井瑞等高速公路将相继建成开通,及赣州南康机场开辟航线逐多,促使旅游事业更大的发展,因此,加强赣州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规划,加速开发旅游点的建设,开辟新的旅游点,增设交通设施,已成为各旅游区当务之急。 (二)宋城建筑及名胜 宋虔州城是在五代虔州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建设的,在平面布局上依据地理形势更加突出江南江城的秀丽和加强了政治军事重镇的格局。唐宋间西北台地已是衙署区,此城区称子城,隋末林士弘曾据此建国称帝,又称皇城、王城。尚残存“皇城遗址”。此处曾作宋隆祐太后行宫,明岭北道署,又都察院。尚残存子城城垣改葺军门楼的遗址。现已列“唐宋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在衙署区周围建了楼台,这些楼台因历代名人留题而成为以郁孤台为中心的名胜文化区。东部的剑街、长街与贡江平行,水运方便,是主要的商业区。唐贞元四年(788年)虔州刺史路应,宋嘉祐六年(1054年)虔州知军赵抃,均开凿过赣石十八滩。至清代,城区章贡两江沿岸已有大码头、二码头、三码头、四码头、煤炭码头、广东码头、福建码头等30多个商业码头。专营性街道有米市街、瓷器街、棉布街、纸巷、柴巷、烧饼巷和剑街、长街交会并与众多的码头、仓库相连。北部靠近涌金门的寸金巷,其意房地产值钱,寸土寸金。城信街、六合铺,因商繁荣,经营诚信,六合同春而得名。古城南部地面开阔,是古城四周唯一陆地出口,没有如古城东西北的江河天险,就筑高墙挖深濠,设为军事驻防之重点,南赣、州府军事指挥机关镇台、参署、兵营守备(左营、中营、后营、城守营、马营)、校场、拜将台(弩台)都在阴街之南。唐朝以前建的光孝寺、慈云寺、紫极宫、寿量寺,随五代扩城而成为古城东南隅宗教文化区。明代濂溪书院、武庙、夜话亭,清代文庙,则形成为古城集中的文化教育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其古城的总体格局是宋城。它东临贡江,西沿章江,北衔赣江,谓三面环水,城南作为陆地是军事防守重点,尚存拜将台等军事设施遗址,城区主要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