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家谱>>正文
江家人为啥必须有家谱?醍醐灌顶!
2023-04-25 09:28:54
来源:江姓总群
作者:江姓总群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清明期间,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会进行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祭祀先祖。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

    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01

    家谱,被我们弄丢了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

    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

    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

    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02

    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

    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

    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

    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

    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03

    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那种价值,是根本性的。

    1.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

    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2.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

    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

    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何况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

    意思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

    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3. 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

    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

    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与和谐。

    “亲不亲,故乡情”,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遍及天涯海角,这也是今后我们子孙们的必行之路,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

    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

    4. 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

    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浅论村志编修(图)
·下一篇:无
·浅论村志编修(图)
·村志编修热悄然兴起
·家谱传承任重道远,保存历史刻不容缓,家谱传承“研讨会”召开(组图)
·五百年后“我是子孙的祖宗”歌曲创作拉开帷幕(组图)
·作为当代人怎样才能对得起祖宗?怎样才能对得起后代儿孙?
·续修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体例家谱,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江家人为啥必须有家谱?醍醐灌顶!
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遗址,出土的630多个刻符当是汉字
红色革命传记文学《谢子长》作者张锋同志捐赠手稿给
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五种方法
致敬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烈士对联十二副(对联)
红色头条:中央宣传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持续开展革命文
红色头条:刘相臣张秉淑夫妇毛体心作书法展在京举行
彭丽媛会见加蓬总统夫人西尔维娅(图)
深切缅怀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振兴的功臣,行业学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