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国民党军在江西直至福建建宁主要战场遭受了红一方面军的重创,已于5月31日全线溃退,因此,向闽西苏区进攻的张贞和香翰屏部遂成惊弓之鸟,加上闽西苏区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与反击,张贞部被迫陆续向龙岩、漳州方面撤退。进占杭永边丰稔市的香翰屏部,也于6月21日撤回峰市。⑧
根据临时总前委的命令,6月16日,新12军攻克汀州,守敌卢新铭部败走童坊。6月18日,卢新铭重占汀州,第二天即被红军再次击败,只得向蔡坊、丘坊、刘源一带溃退。⑨
6月下旬,红一军团的红12军奉临时总前委的命令由赣入闽至长汀、宁化一线。6月27日攻取宁化县城。7月1日攻占长汀,卢新铭部受到沉重的打击后由汀逃往连城,然后再逃往永安的小陶。
至此,闽西苏区虽然在东面丧失了龙岩、永定边境的一部分乡村,但在北部却扩展到宁化、清流一带。国民党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又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1931年6月,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军队30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以其嫡系部队5个师10万人为“围剿”军主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然后再分区“清剿”,以达到消灭全部红军,捣毁革命根据地的目的。
此时,红一方面军仅3万余人,毛泽东、朱德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巧妙歼敌5万左右,粉碎了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三次“围剿”。
蒋介石在赣南部署第三次“围剿”的同时,闽西的军阀团匪也加紧向闽西苏维埃区域进攻。7月间,敌张贞第49师向龙岩大池进攻。在战斗中,龙岩赤卫团团长李忠惠英勇牺牲。⑩同时,张贞部与上杭民团向闽西苏维埃驻地白砂进攻,红军新12军在强敌进攻面前,主动撤离白砂,改向西进,“击溃卢新铭,占领长汀,与中央区打成一片,……红军一同中央区打通联系之后,白鬼团匪立即不战而逃。”○11于是,闽西红军乘胜反击,重新夺取白砂。
从8月初开始,张贞的49师及长汀方面之敌加紧“围剿”闽西苏区。8月9日,49师分三路向原闽西苏维埃政府驻地虎岗大举进攻,而新12军兵力不及敌人的1/6,于是决定退出虎岗,10日虎岗被敌占领。8月20日,永定城陷于敌手。长汀之敌新编第二师第12团马鸿兴部,继长汀救乡总团兵岳连升部之后,经清流、连城进占汀州。
苏区军民为打破敌人的“围剿”,依照诱敌深入,避开强敌,打其虚弱的方针,确定首先打击防守力量比较薄弱的上杭守敌汀属武装救乡团钟绍葵部。
8月9日,红军新12军在上杭赤卫团配合下,先后攻取了上杭的回龙、梅溪。然后会合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学员,以及上杭、永定县赤卫团约数千人,于8月12日,袭击上杭芦丰,激战一天一夜,击溃钟绍葵部第四、第十独立中队和第一中队、教导队。在战斗中,彭杨军校第三分校教育长李林不幸牺牲。○12战斗结束后,新12军连夜向蓝家渡转移。钟绍葵率部队等向蓝家渡追击。8月31日,新12军及地方红军以逸待劳,占据蓝家渡的有利地形,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紧接着又在蓝家渡附近的丰稔市再次重创钟绍葵部。然后,新12军从容撤出战斗,转向上杭以北的白砂。红军取得芦丰、蓝家渡、丰稔市等几次战斗的胜利,“给杭城的团匪以严重打打击,使反革命派心寒”。○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