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曾汉辉(左二)与与上将杨成武之女杨俊生(中)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红网红镜头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末叶,“因特网”(Internet)以燎原之势大放异彩,其应用范围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网民人数从1997年的20万人增至2001年初的2200万人,4年间增长了整整100倍。每隔半年,中国网民人数翻番。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在2001年11月份参加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预测:“到2005年,中国互联网计算机将达到4000万台,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2亿,上网人口普及率达到15%。”①因特网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对其进行研究和预测是今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课题。正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因特网上精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索,并提出因应对策,以引起大家对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充分关注。
一、因特网冲击波
因特网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但它绝非传统三大媒体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简单翻版。有人这样评价网络:“报纸是二维的,电视是多维的,而网络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因特网传播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实现了资源共享。任何一台个人电脑,只需一条电话线和一台调制解调器,在某个信息服务商注册后,即成为网络“虚拟王国”的公民。其次,传播是即时性的。无论现实物理距离有多遥远,在网上信息的发送瞬间即可收到。现实世界的地理方位“消失”了。古人充满诗情画意的浪漫梦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借助文学意象——明月,通过联想实现团聚的幻想。可是借助网络,这个梦想几乎已成现实,无论你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网络使每个人都紧密相连,近如咫尺,地球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庄”。再次,网络具有交互性。它不是静态的单维交流,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在因特网上,你可以进入任何一个文化圈参与你所感兴趣的活动,对某一话题发表你的意见,并且总是可以找到与你讨论的人,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讨论组,和许多陌生人进行讨论。最后,网络还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见解,无论你是手握重权的要员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网络世界没有守门人。一幅广为人知的漫画颇能表现这个特点:两条狗在因特网上对话。其中一条狗告诉他的同伴:“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讯息。他认为传播媒介对人类文明史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开创人们交往的新形式,促进新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②在我国首次“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研讨会上,有专家学者提出:奴隶社会对应的是青铜器,封建社会对应的是铁器,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是机器大工业,因特网时代的任务就是消灭脑力与体力劳动差距,在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解决少数人控制生产资料的问题,从而为迈向共产主义奠定台阶。③他们的观点不论是否偏颇,但都表明:方兴未艾的因特网正给社会带来急剧的变化。精神文明领域,也必将深深烙上“因特网”三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