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略论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2012-09-27 10:11:05
作者:赵东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陕北派来具有速记特长的任之同志,军部首长安排他为新四军培训急需的速记员和秘书。任之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前来视察云岭军部的周恩来同志的肯定,称赞“速记人员培养得好,速记的质量高,记录和整理的速度快”。1939年3月,周恩来离开云岭时还特意将速记员吴博、方卓芬带到重庆工作。

    音乐家何士德曾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有很深的音乐造诣,抗战后在南昌任抗日救亡歌咏协会总指挥,军部电招何士德来新四军组建文化队并担任队长,曾组织“南国社”的戏剧家邵惟也被军部任命为文化队副队长,在何士德、邵惟等人的努力下,文化队的文艺演出和宣传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何士德还创作了《繁昌之战》、《保卫皖南》、《胜利归来》等大量战地作品,邵惟编排了不少优秀剧目,这些都对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著名医学专家沈其震应叶挺军长亲自邀请来到新四军,被军部任为军医处处长。沈其震对军部首长的信任深为感动,上任不久,他就奔赴上海招募医疗人才,请来了吴之理、郑乃光、戎和卿等优秀医师;在沈其震的主持下,新四军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医务管理工作者;他还多次到上海、重庆、香港等地,为新四军寻求到大量的药品、经费和医疗器械捐助。

    新四军中有不少女军人,她们是中国妇女中最觉悟、最先进的部分,其中不乏知识女性。新四军对她们进行短期培训后,安排在医护、文教、通讯、文艺、宣传、机要、政工等方面的岗位上工作,成为新四军中一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11]。

    四、文化建军显功效:凝心、聚力、壮大、显威

    新四军重视人才,注重学习,坚定地走文化建军之路,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使新四军将士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路线、理论、方针和政策,了解到抗战形势和合作抗战的重大意义,克服了山头主义和游击习气,不断提升军政素质,新四军将士的党性修养逐渐提高,政治觉悟不断进步,从而使新四军成为党领导下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总是冲锋在前。统计数据显示,在历次战斗中,共产党员牺牲和受伤的比例约占六成以上[ 12]。

    知识分子在文艺宣传战线上的工作尤其值得旌表。新四军初期在云岭建有战地服务团,后来在各支队和基层部队也组建了服务团。在服务团里文化人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有大学教授、留学生、爱国华侨、大学生、中学生、先进工人和女知识分子,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以自己的才华、以各种方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士气。

    战地服务团的演出常常与民运和扩军工作相结合,他们每到一地,团员们很快就开始工作,演讲、歌咏、表演舞台剧、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等,把当地变得火热的抗日海洋。文艺演出很富有感染力,有个叫《送郎上前线》的剧本,从江南演到江北,深受战士和群众的喜爱,成为服务团的保留剧目。通过观看演出,群众了解到团结抗战的道理,了解到新四军是抗日的子弟兵,很多青年纷纷前来加入新四军。

    战地服务团还常常深入前线和基层部队演出,服务团的活动与前线部队的行动保持协调,他们的演出往往利用战事的间隙进行。服务团的演出贴近战地生活,他们声情并茂的表演,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贪婪、凶残和暴虐,激发了新四军将士们的爱国热忱,鼓舞了斗志。1939年7月1日,日寇空隙了军部所在地云岭,燃烧弹使云岭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但是,原来计划中的服务团演出仍在军部大礼堂进行,那震耳发聩的歌声、那排山倒海的阵势深深震撼着现场观众,国际友人史沫特莱一边观看一边连连赞叹:“奇迹!奇迹!”

    在历次战斗前后,新四军文艺战士书写标语,散发报纸、传单,发表演讲动员,进行慰问演出,战地时常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嘹亮的口号、激昂的歌声,他们的工作产生了良好效果,使新四军迸发出极大的战斗激情。无怪乎新四军在东进苏南、转战苏北、五战繁昌、黄桥决战、两次皖南反扫荡、激战皖东半塔等战役中屡屡以少击众、以弱胜强,显示了“铁军”攻无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

    五、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

    “文化是民族的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巨大的力量。由于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过短短数年时间,新四军成为一支军政素质过硬、有较高文化素养、凝聚力强的抗日中坚,新四军的文化建军之路,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仍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首先,期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新四军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尽量提高其待遇,知识分子的津贴普遍高于一般干部,著名医疗专家沈其震的薪金是军部首长的数十倍。军部首长对知识分子的生活也很照顾。优秀文艺工作者扬帆初来皖南新四军工作时,袁国平知道他喜爱抽烟,便给予“每天两包烟”的特殊待遇,这令扬帆十分感动[13]。在新四军,知识分子的劳动和建议也得到普遍重视,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视察军部时,在朱克靖陪同下观看绘画组的多幅作品,周副主席对他们的创造给以“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战地服务团演出前后,袁国平、李一芒等领导多次参加座谈会,听取文化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鼓励。这些都体现了新四军对于知识分子及其劳动创造的重视与尊重。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相比之下,文化发展显得滞后。正是基于这一状况,党中央适时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决策。

    如今在一些地方,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意识中,只注重经济发展,只注重眼前的“政绩”,却忽视了文化发展,对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不够重视,不够关心,特别是一些基层还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工作者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生活处境艰难。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在文化建设上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1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创造,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其次,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现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分析和实践思考
·下一篇: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封一(组图)
·封二、封三(组图)
·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与蔡长雁同志发表的《试论曹甸战役与皖南事变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分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
·先辈浴血奋战九死一生 后代寻迹思源继承遗志——“皖南事变战地行”寻访活动纪实
·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再次“拥抱”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