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闻媒体很多,专版、专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些年来,媒体大发展,尤其是报纸专版、专栏大扩版,各报“吃稿”量很大,给通讯员写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媒体再多,如果我们投稿不对路,盲目乱投,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正像我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所说,要“产销对路”,尽量为报刊量身定做“产品”。
首先,要研究媒体尤其是报纸版面内容。从报纸来说,目前专版、专栏很多,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文章。这些专版、专栏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有旅游的,也有健康的,有体育的,也有娱乐的,等等。我们既要了解报纸版面情况,还要看这些专版、专栏是接受社会来稿,还是记者、编辑们自己写稿,看清楚再写。如果是记者、编辑包下这些专版、专栏,外面人的稿件基本不用,那么你不必向这些专版、专栏投稿。如果这些专版、专栏每期都有大量自由来稿,那么,你就可以写这方面的稿件,有的放矢投给不同类型的专版、专栏。再比如副刊,有综合性副刊,散文、诗歌、小说、小言论拼在一起,这是传统副刊,那么,你就按这样的文本样式试着写稿。如是文史类副刊,所用稿件都是文史作品,那么你的散文再好可能也不会被刊用。例如,《齐鲁晚报》读者能投稿的栏目,每天至少有时评一个版、“青未了”文艺副刊两个版;《现代快报》也有时评、南京记事、博客等版面,这些都可供我们每天投稿。现在全国可供通讯员投稿的专版、专栏很多,只要你研究透了,总有适合自己的专版、专栏可写。
其次,要注意文章风格。有的副刊还强调地域特色,那么,你得写出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来才有可能发表。如《羊城晚报》晚会副刊,强调岭南文化特点,你的稿件,假如是各报都可用的大路货,在这里可能就用不上了。有的副刊以城市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写身边事、身边人,要鲜活、有特点、有现实感、有贴近性,如《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你写再好的散文,恐怕都很难获得编辑的好感,因为你的风格与人家的格格不入。《楚天都市报》的“百姓生活”与《随笔》,在编辑那里界定得非常清楚,前者写百姓家长里短,后者要求有较高的文艺性和思想性,如果不研究这些专版、专栏的特点,盲目投稿,就很难有收获。
再次,还要研究编辑的风格。文章火辣一些还是温和一些,编辑会怎样定位,你看文章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看出这些“道道”来。这样,按照编辑要求的风格来写,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