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50年了。在这漫长的笔耕岁月里,在这广阔的新闻天地间,我曾经读过不少新闻方面的书籍,虽不能说博览无遗,但所见所闻却也可以说是卷帙浩繁, 不过,那大都是老将们 “久经沙场”的经验之谈。使我感到新鲜的是,这回第一次读到这样的书稿,这样一部真实地记录着新闻通讯员成长足迹的书稿,一部由基层通讯员自己用勇气和心血凝成的书稿。
我把这部书稿看成是对新闻事业有着执著的挚爱的产物,是在实践中勤奋努力的果实和不倦思考的结晶。
王开忠,一个农民的儿子,当他10多年前穿上军装时, 便大胆地爱上了新闻这一行。由于爱,他一边当修理工一边挤时间写新闻;由于爱,他的稿件一次次被退回也毫不气馁; 由于爱,他在新婚第二天便奔赴采访第一线;由于爱,他把牙刷放进嘴里却忘记了挤牙膏……他爱得质朴、爱得坚定、 爱得真诚、爱得痴迷,直至进入了一种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境界。
王开忠没有坐享其成的靠山,开始也没有文凭的资本, 他的法宝是刻苦再刻苦,勤奋再勤奋!别人休假,他却在 “ 爬格子”;发高烧39度,还要连夜采访写稿;出差开会, 随时随地挖掘新闻;消息写出点样子了,又在向通讯、言论进军;文章写成了,还要练就“倚马可待”的本领……他的精神,使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个有心人。成功之后,有思索;失败之后,更有总结,甚至每篇报道写出之后,都要辗转反侧, 分析得失。书稿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实践中闪烁出的思想火花;书稿中的每一个体会,都有原始材料的对照印证,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积累,千万个思想光点的汇聚,“积沙成塔”, “集腋成裘”,终于获得了别人不曾获得的财富。
这部年轻人写的书,使我们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为之感动; 这部通讯员写的书,让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为之自省。它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通讯员怎样叩开了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央各新闻单位的大门,它也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地道理:只要肯努力,无高不可攀。在新闻事业中,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敢入“虎穴”的人。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今天,需要千千万万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不仅需要训练有素的 “正规军”,而且需要大批占据“地利”“人和”优势的“游击队”,千百万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通讯员便是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因此,不仅需要专业新闻工作者著书立说,以启后人,也需要通讯员来书写自己的心声,带给同伴们益言。相信这部通俗易懂的书能给广大通讯员以启迪和激励,也许,更使人振奋的不仅仅在于它的内容,还在于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的某种精神。
当然,出版这部书对于作者来说,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登上了一个有着一定高度的新台阶,越向上攀登,道路越艰险,风光也越美丽。我们期待作者和其他通讯员勇于超越自我,跃上新高度,拿出更多更奇伟的创造。一个群众性创造层出不穷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社会。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作者让我有机会作为它的第一个读者,并且应作者之约写了上面几句话,算是寄托着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欣慰和期望。
注:此文是方言同志(时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闻研究所所长)1988年为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讯员之路》(现第一卷)作的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