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29日,中央工农红军到达金沙江岸。
同日,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指出:由于两个月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西向的有利条件,我侧后有敌人70个团以上的兵力向我追击,在本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在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已有可能了;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
在共产党的对手国民党阵营里,胡宗南可以称之为一位“有识之士”。
早在红四方面军放弃川东北根据地,于1935年春天向眠江流域发展时,胡宗南就判断中央红军有在川西北会师的可能。胡宗南分析,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固然有在川西北会师的企图,但是川西北乃不毛之地,且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加之四周有国民党大军“围剿”,必不是红军久留之处。红军的根本企图仍然要向大西北腹地发展,进出甘、宁、青、新数省,前往中苏边境地区,打通国际交通线,以取得苏联的国际援助。如此看来,红军在川西北会师后,仍然要走川甘通道北上。
胡宗南将红四方面军的动向和他的分析成果,及时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最害怕中央红军与川陕红军合兵一处,然后进出川、陕、甘、青、宁、新数省,打通国际交通线。为此,蒋决定成立西北“追剿”纵队,指定胡宗南出任纵队司令。西北“追剿”纵队成立之后,胡迅速调集部队,星夜向陇南及川甘边境地区集结。为了途中不出现意外,按时到达陇南,胡严令各部队在集结途中,避免一切干扰,星夜兼程,到达指定地点。为了迷惑红军,胡指挥下的30个步兵团的兵力,不设总指挥,一切指挥和参谋业务,只以第一师的名义暂代。
4月下旬,胡宗南在川甘边境的碧口地区,对所属部队下达作战任务。他分析:在川西北地区堵截红军的最重要地点,就是平武和松潘两镇。
特别是松潘,是红军经川西北上甘肃的咽喉,得之则全盘皆活,失之则满盘皆输。胡宗南得到消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正在沿涪江西进,决在抢占平武,进击松潘。于是,胡不待其部队全部到达,便先期率领两个师及两个补充旅,采取攻击前进的方式,向平武、松潘突进,以防被红军捷足先登。平武城本来已经被红军占领,可惜红军只是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且无意坚守,虚晃几枪后,即弃城不战,主动撤退到涪江的南岸。胡宗南所部出平武城沿涪江西进时,一支红军部队亦沿着涪江南岸向松潘急进。胡宗南闻讯,亲率先头所部,不惜一切代价,抢占松潘。红军因行动迟缓了一步,到达松潘以南60里的要冲镇江关时,松潘落入敌手。但是,当时胡部的主力尚未到达,红四方面军的两营兵力的前锋与胡先头部队虚晃几枪,就主动撤退了。胡宗南被吓出一身冷汗,若红军全力进攻,胜负仍将是未定之数。据说,胡宗南已经策划好了被红军俘虏之后如何脱身的准备(见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
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政委李先念率领的先头部队会师。官兵欢呼跳跃,握手拥抱。这里,红四方面军充分做好了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他们筹集粮食,设点熬盐,筹集羊毛、羊皮,制作毛衣、毛袜子、皮背心。
中央红军到达川西北地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红军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毛泽东,深感这里竟是如此的荒凉贫穷,吃穿解决不了,怎么建立根据地?即使没有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也得赶快向前走。于是,毛泽东审时度势,将川西北根据地北移了500多公里,到了甘南地区。
中央领导会见李先念等人时,毛泽东摊开军用地图,分析红军面临的形势:东面,派系庞杂、互相争斗的四川军阀,因屡遭红军重创而观望不前;南面,长途尾追疲劳不堪的国民党军薛岳部,已经土气低落、军心涣散;北面,胡宗南部虽然跃跃欲试,但大部在陕南,尚未集结。毛泽东说,全国抗日的高潮正在到来,整个形势对我们有利,我们的方针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抗日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