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红色景观>>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特稿:啊,长征从这里出发-不能遗忘的中央红色苏区—宁化!
2009-11-18 15:39:18
作者:童庆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红军医院遗址

湖村烈士墓


红色记忆--刻骨铭心的悲壮

    宁化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红旗猎猎,战马啸啸。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部分红军从宁化境内出发。当年,全县214个村就有204个村定为革命基点村,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青壮年13700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
    “湘江战役”是雕刻在宁化人刻骨铭心的悲壮。湘江,是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为突破这道封锁线进行的湘江战役,打得十分惨烈,付出了沉重代价。在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大部分将士为闽籍,其中一个团为纯宁化籍子弟。红三十四师担任长征红军的总后卫队,走在大队伍的最后,不断与追赶堵截的敌军进行战斗,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在冲破敌军包围,以急行军速度赶到湘江边后,所有渡口全被敌军占领。经过一路血战,师长陈树湘又率余部300多人奋力突围,沿桂湘分界的都庞岭山麓转战湘南。 这支部队共计6000多精兵,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连夜过江,突破敌人40万大军包围圈,在无险可据的江岸开阔地带以血肉之躯筑成“人墙”,拼死与敌人搏斗,绝大部分人都壮烈牺牲。1934年12月中旬,陈树湘率部突围时,不幸腹部中弹被捕,他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英勇牺牲,时年29岁。现在,湘南道县人民还广为传诵着大部分由宁化人组成的由英雄师长陈树湘率领的英雄部队红三十四师血染湘江的故事。他们撰写的长诗《陈树湘将军之歌》,为许多媒体竞相转载。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为了掩护主力红军,宁化籍红军将士所在的红五军团34师与几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宁化籍红军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和悲壮的一页。
    在长征突围中,从宁化境内出发长征的中央红军各部队达14000人,约占当时中央红军总兵力的16%。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就约有3个人倒下…… 长征途中,6000多名宁化红军壮烈牺牲,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烈士达3300多人。解放时健在的宁化籍老红军仅为28人,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宁化有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三人被授以少将军衔,是三明地区唯一的将军县。
    红军长征后,宁化人民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残和疯狂镇压,被烧光灭绝的村庄达111个,6517名革命烈士惨遭杀害,被抓壮丁,逃亡和饿死的群众达3万余人,致使人口骤然下降,土地大量荒芜。宁化儿女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在宁化,当年红军留下的印记很多很多,有红军井、红军桥、红军工厂、红军医院……
往事如昨 。 艳阳下,站在“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铜像前,仿佛又听到了战马的嘶叫声,看到了宁化人民当年送别红军的情景。这段悲壮的历史如雕刻般留在了宁化人的记忆中,永不磨灭。从此,坚忍不拔、英勇顽强、艰苦创业的红色精神便在宁化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宁化人。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下一篇:特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井冈山援建“党指挥枪”主题雕塑(组图)
·龚翠英:毛委员的棉衣——宁化老区革命故事
·特稿:毛委员的棉衣——宁化老区革命故事
·龚翠英:“我们也是医生”——毛委员在宁化革命老区的故事
·特稿:“我们也是医生”——毛委员在宁化革命老区的故事
·童庆华:整合活化红色文化 擦亮红色旅游名片——老区宁化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特稿:整合活化红色文化 擦亮红色旅游名片——老区宁化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童庆华:红色苏区宁化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
·特稿:红色苏区宁化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
·童庆华:红色苏区宁化县荣登 2013旅游业最美中国榜
·特稿:红色苏区宁化县荣登 2013旅游业最美中国榜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