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景
红军军号谱
宁化,在中国的版图上并不显眼,是福建闽西北崇山峻岭一个小县城,虽然鲜为人知,但只要一提起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的光辉的词章:“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宁化是中国红色历史上响当当的地方啊 。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让红色宁化这个偏远县城被大家所认识。因为在红军长征时期革命斗争中,这里曾是构建当年红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的21个县之一,享有富庶的“中央苏区乌克兰”美誉,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
红色情结--无法忘却的记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当时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闽赣省委和省苏所在地的宁化县,为了实现党中央的决策和红军的战略目标,全县广大军民不论在红军大规模战略转移的准备阶段,还是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张闻天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曾先后三次入宁,朱德曾在县衙门口召开群众大会。1930年1月16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前委和第二纵队从古田出发,再次到达宁化安远,向广昌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吟就了《如梦令·元旦》的光辉词章。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扩红模范区。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起点县……”,历经70年风雨沧桑,长征精神在这里依然历久弥新,老区的人们都没有忘却那段光荣的红色历史,他们正把散落在红土中的珠子捡拾起来,并串珠成链,让世人重温激情燃烧的长征岁月。
一进宁化县城,庄严耸立在城关中环路上占地8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中央高达21米的红军长征纪念主题雕像并映入人们的眼帘。
革命纪念馆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馆内陈列着的梭标长矛、土枪土炮、号角大刀等革命文物和众多革命烈士英勇业迹的介绍,则无不令人肃然起敬。馆内还珍藏着的一本国宝级全国唯一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当时红军部队之间的联络调度,就是按此谱进行,这是当时红军用军号吹出的“密电码”。
座落在在北山革命纪念园的纪念碑和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铜像,令人肃然起敬。红军长征已过去了70年,但对 宁化的儿女们来说,仍然像昨天的一幕时刻难忘。他们怀念那段红色岁月,怀念那支红军队伍,怀念毛泽东,人们常常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到革命纪念碑凭吊当年参加战斗的红军。
宁化成为红色旅游的焦点,并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当地许多反映红军长征时期革命斗争的遗址和纪念地,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5月31日,“2005中国红色之旅”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宁化县革命纪念园举行关机仪式; 6月21日央视在线、中新网等50多家的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对宁化采访,宣传推荐红色宁化。10月13日,中国曲艺家协会组织由刘兰芳、姜昆等20多位艺术家组成的演出阵容到宁化进行“送欢笑———走进宁化苏区”慰问演出。来自中央、省、市等各级党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专程到宁化考察调研,对宁化苏区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充分肯定。如今这座小城到处洋溢着红色的芳香、红色的氛围、红色的情结。
岁月流逝,红军的故事和红军精神依然在宁化老区被传诵和闪烁着光芒。因为宁化人都被一股浓郁的红色情结所包围着,他们无法忘却在心灵中的红色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