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或最合适旅游活动量。从“湖南八景”目前的发展来看,自然生态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未出现,当前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尽最大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自然生态容量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2)用地条件。即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土地是否充裕,能否提供充足的接待设施,其中主要以对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开发规模的前提下)的用地限制程度作为评分依据,对开发用地限制越大,得分就越低,反之则相反。“湖南八景”大多位于城乡交待处,或距县城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如花明楼刘少奇故居距县城有30公里。此外,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贺龙故居和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都位于用地相对宽松的乡镇地区。总体来说,“湖南八景”的旅游资源开发用地都很充裕。
(3)城镇分布。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都要寻求一个对开发和经营有支持作用的当地社区,它是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中心,这个社区简称开发支持中心或依托城镇。支持中心本身的规模越大,它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能力就越强。“湖南八景”都是依托在县城或市府规划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城镇支持能力都较强。特别是刘少奇故居、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等所依赖的长株潭“金三角”,对其本身旅游资源品牌的打造及大客源市场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基础设施。湖南基础设施总体状态良好、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现在全省旅游开发已具备了很好的可进入性和其它条件。而“湖南八景”的基础设施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其景区所在地长沙、湘潭、岳阳、郴州、衡阳、张家界等都被铁路、公路交通网络覆盖,空运方面拥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机场,这为其接纳国际游客提供了方便。
(5)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指专门为旅游者提供食、住、娱等旅游服务的设施,以饭店为代表。饭店业在长沙和张家界两市较为发达,其中还有华天、通程、神龙、小天鹅等高星级饭店。总的来说,“湖南八景”所在城市或周边城市的饭店业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游客规模的需要。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部分山区外,“湖南八景”所在地区都具备未来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良好的区域自然、社会与经济基础。
2.2.2区位条件
区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二是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间的空间关系。这两方面的特性对到达旅游地的客流有重要的影响。[1]
旅游地与客源地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旅游地相对于客源地的可及性(或可进入性)来表示。这种可及性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联结旅游地与客源地的交通条件;②旅游地与客源地的邻近性,即二者之间的地理距离。目前,长沙、张家界有国内民航航线联系,其它城市岳阳、湘潭、衡阳、郴州等均有特快和直达列车与外界相联系。因此,“湖南八景”与主要客源地珠江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华北地区等的空间距离都比较理想。
旅游地与附近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有两种:补充和替代。由于红色旅游景区是一种集爱国主义教育与游乐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景区,因此,其与附近景区的关系基本上是补充关系。如罗荣桓故居由于与五岳独秀衡山的互补关系,而使之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此外,贺龙故居位于风景独秀的张家界市。平江起义旧址周围山林风光无限,这样有利于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完美结合起来,既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又让游客在感受红色精神实质的同时体验到旅游的巨大愉悦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湖南八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