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对晋冀豫根据地的开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月4日,日军纠集10余个联队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和国民党军大举围攻,企图将我军主力和部分国民党军合击歼灭在辽县、榆社、武乡地区,并摧毁我抗日根据地。
由南面侵入武乡之敌千余人,在游击部队围困、打击下,于15日黄昏弃城沿浊漳河向襄垣方向东窜。刘伯承师长命令主力部队追击,于16日拂晓将敌夹击于武乡以东长乐村地区。在我猛烈的攻击下,敌人被截为数段,困在狭窄的河谷里无法展开。此次战斗,共毙伤被困及增援之敌2200余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马枪100余支和大批军用物资。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29日,涉县为我收复。至此,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被彻底粉碎。
1939年7月初到8月下旬,日军集中5万余重兵,在第一军司令官梅津指挥下,分九路对晋冀豫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九路围攻”。
敌人在这次“扫荡”中,占据了根据地的大部县城,控制了邯长、平辽等路,因而一二九师继反“扫荡”作战之后,即分遣一部分主力结合地方部队、游击小组,组成游击集团,在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参加下,主动向敌占据点出击。以冷枪、地雷、破路、割电线等多种办法削弱敌人,以求在长期作战中积小胜为大胜,并寻求战机,打击敌人,打破敌人的分割。
邯长大道上的“破击”战,虽没有较大的战斗,但就是这种军民结合的游击战,却搞得敌人坐卧不安、十分恐惧,万般无奈,只好于12月22日开始全线总溃退。
1940年4月11日,为了统一太行、太岳、冀南三区的领导,成立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太行军政委员会。11日至2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战略方针的指示,在黎城召开了太行、太岳、冀南地区的高级干部会议(史称黎城会议)。这是抗战以来华北地区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边区历史上的第二块里程碑,它标志着边区创建大业的条件基本具备,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任务即将全面开展。6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从辽县桐峪镇迁驻涉县常乐村。12月4日,一二九师部队迁驻涉县城西北的赤岸村。
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进攻,打击其“囚笼政策”,并戳穿国民党顽固派关于“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决定举行一次以破击正太铁路为中心的对华北敌占交通线的大破击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本侵略军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交通破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正太战役(8月20日至9月10日),约20天。在这一阶段作战中,一二九师在广大民兵与人民群众积极参战的配合下,将正太铁路西段摧毁了2/3以上,铁轨被扭曲,枕木被焚毁,通信线路被运走。车站、桥梁、隧道、矿井、兵营、碉堡等被破坏,并破坏公路270多公里,攻破了大部敌据点,毙伤日伪军2258人。加上各兄弟军区部队破击取得的战果,使整个正太铁路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榆辽战役(9月22日至9月31日),约10天。战役攻坚作战于23日23时发起,至31日中午结束。在这一阶段中,一二九师及太行军民共进行战斗152次,毙伤日伪军2464名,破坏铁路155华里,破坏公路338华里,炸碉堡20座。
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上旬),约两个月。
一二九师在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的破击和反“扫荡”作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全师进行大小战斗529次,毙伤日伪军7500余名,俘日军官兵70名、伪官兵410余名,破坏铁路240余千米、公路500余千米,击毁飞机4架、汽车47辆,炸毁火车头2个、火车2列、铁轨58万条、枕木26万余根,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弹药,还缴获了大批文件、药品及其他多种军用物资。日军控制下的正太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