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之后,李德(奥托·布劳恩)不得不交出对红军的指挥权。他离开中央纵队,随红一军团行动,但不久又回到中央纵队。心中的失落与空虚是可想而知的。
到达延安,李德的心情照样郁闷。陕北本来就是贫瘠落后的地区,这里人烟稀少,干旱少雨,经常黄土飞扬,景色大不如江南。红军住的,大多是阴暗的窑洞
,吃的基本上是小米饭或高粱米饭,几乎没有菜。政治上,李德更没有了市场,他只不过偶尔应邀参加了几次去不去均可的党的会议。政治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共产党与国民党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李德回天乏术,倍感无聊。何况他的家庭已经破裂,肖月华坚决地与他脱离了夫妻关系。好在李德分到的住房还不错,他的邻居马海德也是外籍人。李德常找马海德闲谈,消磨时光。
后来,李德被安排到延安军事学院工作。学院责成他组建并训练一个骑兵团,当时已有了几百匹马。李德并不感到为难,因为在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时,他受过骑兵训练。上任后,基本上完成了组建和训练任务。闲暇,他开始学习汉语,或写点有关军事的论文,在延安的刊物上发表。
王明从苏联回到延安后,李德向王明提出离华返苏,而王明却极为严肃地劝阻:你想这时回苏联?那你回去看看吧,那里等待你的大概是流放,说不准会杀头!王明并非耸人听闻,因为当时苏共内部确有不少著名的布尔什维克莫名其妙地遭到处决。李德内心亦惶惶然,再不敢提回苏联的要求。
正当倍感苦闷与寂寞的时候,一位名叫李丽莲的舞蹈演员进入了李德的视野。李丽莲来自上海,文化水平较高,年轻而标致。这些,都为肖月华所不及。李德抓住机遇,主动接近李丽莲,与她跳舞,并用简单的汉语跟她交谈,“二李”很快成了恋人。见时机成熟,李德便向中组部的陈云提出了与李丽莲结婚的请求。陈云同意后,“二李”很快成为伴侣。新婚燕尔,李德乐不思蜀。
1939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李德突然接到一个“速来机场,你飞往莫斯科”的通知,他一阵激动:共产国际还记得我!于是,匆匆告别李丽莲,骑马飞奔机场。机场上,周恩来、邓颖超等正准备登机,毛泽东等一百多人至机场送行。李德这才明白,此行并非专为他本人安排。毛泽东向周恩来等告别后,也走过来祝李德一路平安。这时,李丽莲赶到机场,李德要求让李丽莲同时飞苏,但未得到允许。
1973年,李德三十多年后在德国出版了回忆录《中国纪事》,1974年8月15日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