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选登 >> 第三卷.风尘墨迹(上)
57.大秦铁路张家湾隧道提前贯通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5-04-24 15:02:3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通讯员王开忠) 6月2日晚,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秦铁路工地传来又一条喜讯:张家湾双线隧道提前贯通。

    张家湾双线隧道位于大秦铁路西部,在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全长2467米,是这条铁路线上的重点工程。隧道处于断层地带,石质破碎。铁道部二十工程局从1984年11月底开始施工后,广大职工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夜以继日,顽强拼搏,战胜了大大小小几百次塌方,用两年半时间打通了这座隧道。

    张家湾隧道提前贯通,为大秦铁路按时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载1987年6月5日《人民日报》1版

    采写札记

    我过去工作生活在基层,三天两头往生产第一线跑,经常抓到有价值的新闻。后来调到上级机关工作,腿脚懒了,往生产第一线跑得也少了,刊稿数量明显减少。一位领导对我说:“光坐办公室是抓不到新闻的,多到下边跑一跑才行。”我感到此话很有道理,到下边跑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抓到的新闻也随之增加。1981年我4次去大秦铁路工地,每次都有收获。今年5月底至6月初,我到大秦铁路工地了解情况,一个工点一个工点地跑,5天“抓”到3条新闻。6月2日晚上,我到铁道部二十工程局三处,正巧赶上张家湾隧道贯通,我马上从处机关跑到四五公里外的隧道现场去采访职工们顽强拼搏的事迹,很快写出《大秦铁路张家湾隧道提前贯通》的消息。发稿第二天,就被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采用。试想,如果我不去大秦铁路工地跑一趟,这篇新闻就不会撞到我的“枪”口上,很可能成了“漏网之鱼”。

    这件事给我这样的启示:我们通讯员光有“新闻鼻”不够,还要有“飞毛腿”,多到施工、生产第一线跑一跑,了解的情况就会准确一些,掌握的情节就会细致一些,写出的报道也就会生动一些。许多事实说明,凡是肯“跑”的通讯员,新闻就多,就新,就“活”。反之,凡是不肯“跑”的通讯员,新闻就少,就旧,就“死”。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是用腿跑出来的,是用脚写出来的。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58.南同蒲铁路复线边施工边行车创2000多天无事故全国纪录
·下一篇:无
·58.南同蒲铁路复线边施工边行车创2000多天无事故全国纪录
·59.我国3条新建铁路交付国家运营
·60.通霍铁路通过验收交付运营
·61.伊敏铁路建成通车
·62.对“卡脖子”地段动手术徐州铁路枢纽扩建工作全面展开
·63.皖赣铁路运营两年效益显著
·64.北疆铁路铺轨提前到达北疆重镇石河子
·65.大秦铁路工地传来捷报:隧道施工创造新的纪录
·66.横贯天山 穿越戈壁 南疆铁路正式交付使用
·67.越草原 跨盐湖 直抵昆仑山下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运营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