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选登 >> 第三卷.风尘墨迹(上)
83.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我国铁路基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修路架桥开隧道等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5-02-26 14:16: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通讯员王开忠)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的广泛应用和施工管理的迅速改善,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在,我国新建铁路的隧道、桥梁、路基土石方等主要施工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改变了人拉肩扛修路架桥的落后面貌。

    铁路基建系统积极在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方面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目前已拥有各种类型的电子计算机近400台,并逐步建立起勘测设计、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3个电算系统。实践表明,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绘图和土方计算,工效提高10倍左右;设计单位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工作,综合设计速度比过去提高1/3以上。

    铁路基建系统十分重视在施工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目前各条新建铁路的路基、隧道施工普遍推广喷锚支护、光面爆破、控制爆破、机械化整道等新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京广衡(阳)韶(关)段复线铁路施工中,采用了石方控制爆破、隔离墙纵向爆破和遥控爆破等新技术,大大减少了石方爆破对行车的干扰,加快了工程进度,并保证了行车安全。

    铁路基建系统在开展科研攻关、技术革新的同时,还重视引进机械设备,消化吸收,提高综合施工能力。在衡广复线工程大瑶山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充分发挥引进施工机械的威力,创造了双线隧道月成洞217米的好成绩。大秦铁路白家湾隧道,现在已形成以进口机械设备为主体的掘进、装运、喷锚、衬砌4条机械化流水作业线,施工单位将土洋机械有机结合,配套使用,采用信息网络反馈和目标管理等科学施工方法,使平均月进尺由4米提高到8米,创造了双线隧道单口月成洞316.8米的全国最高纪录,一举跃入世界隧道施工先进行列。

    1986年8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8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版头条、《解放军报》等20多家报台采用

    采写札记

    多年的通讯员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结合工作搞报道是通讯员写稿的主要途径。当然,这和专业新闻工作者相比,在时间、条件等方面,会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但绝不是说,结合工作搞报道就做不出成绩、写不出有影响的新闻。我们通讯员“扎根”在各条战线、各种岗位上,资料多,懂业务,知行情,而且对本单位的信息能够很快知道,比起专业新闻工作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只要我们发挥这个优势,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业余报道的关系,把本职工作和业余报道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做什么方面的工作注意抓什么方面的报道,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在单位搞文字工作,经常写总结材料、典型经验和领导讲话,写过的不少消息是从中整理加工而成的。《我国铁路基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就是其中的一篇。

    1986年7月中旬,我为铁道部一位副部长写一篇讲话稿。其中谈到,目前我国铁路基建技术水平与六七十年代人拉肩扛修路架桥的状况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讲话稿写好后,我感到这事在报纸、电台上还没有宣传过,很有新闻价值,便将其整理加工成稿件。新华社播发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0多家报纸和电台采用了。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84.计算机在决策科学化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国家计委已建立起宏观经济模型
·下一篇:无
·84.计算机在决策科学化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国家计委已建立起宏观经济模型
·85.可以显示粮库储粮情况的微机问世
·86.“114”半自动查号系统研制成功
·88.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技术革新成果显著
·1.第二卷 现实与期盼
·2.第二章 关于道德与社会公德有关问题的探讨
·3.二、关于社会公德问题的探讨
·4.第三章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5.第四章 北京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6.第六章 提高北京社会公德水平、实现市民奥运期待目标的对策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