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文艺》第二期:百竹园随笔(外三篇)(散文)
2008-03-31 22:05:59
来源:《青原文艺》
作者:龙艳华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落日的余辉洒满山林的黄昏,我们来到位于井冈山上井村的百竹园,丝丝缕缕的绯红正萦绕这座充溢着灵气的山谷,恍若寂静的黄昏粲然地怒放着朵朵春花。
  读过《井冈翠竹》的人自然知道袁鹰,关注袁鹰也就懂得这位矍铄的老人四上井冈时挥笔写下“竹是井冈魂”的真正动人之处。老人对井冈竹情有独钟,在他的记忆里,沐浴着阳光雨露的井冈翠竹总是蓬蓬勃勃生长,潇潇洒洒奉献。如今,百竹园的兴建成为当地一个独具匠心的景点,点缀了井冈山茫茫竹海,也装饰着游客们最清新的梦。
  百竹园占地200亩,引种祖国各地近200种观赏竹类,内有瀑布、假山、亭阁、诗词廊、留芳圃,可观赏,可垂钓,亦可游乐,是一个集观赏、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开放伊始,游客络绎不绝。
  园内曲径通幽,幽径两侧遍植淡竹、漫竹、紫竹、四季竹、凤尾竹、鸡毛竹、小佛肚竹、绿皮黄筋竹等等形态、色彩各异的观赏竹类。偌大个园子竹音清越,竹香缭绕,竹影疏朗,那些熙熙攘攘的竹子或凌空或匍匐,或圆或方,或绿或黄或紫,三五成群,独占一方空间。它们各不相干,却都能以其独有的风姿与魅力真实地展现自我,彼此相携,彼此辉映。它们同种不同类,倒也相得益彰,在同一片蓝天下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当山风吹过,飒飒竹喧传递着真诚的致意,原本立于其间的我,顿时无藏身之地,原本我只是凡世俗尘中的我。
  龟背竹是孤独地站立在绿云径一侧的,竹杆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初看有些骇然。在竹家族中,他或许是个叛逆,不成规矩自成方圆倒是其次,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他确实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
  悄悄走近湘妃竹,依稀可以辨别出积淀了无数个春秋的斑斑泪痕。美丽忠贞的娥皇、女英早已永远地化作一杆修竹,袅袅地从千百年前的荒原走来,融进每颗善良的心灵,用点点清泪浸润着一个亘古传扬的故事,经久不衰。
  在兰花路畔有一泉水,由一竹槽引自山谷。竹槽尽头,有竹架支撑起一柄小竹桶,形成杠杆之状。竹桶口正对着顺竹槽而下碧澄的水流,水满则掷地,水泻而复位,如此反复,常饮常新。有规律的“咚咚”声踩着舒缓的鼓点时时打破林中一泓静谧。
  有山有竹当然有水,如意瀑高悬于园子正中,水流不急不缓,晶莹的浪花却溅得异常欢快,从高至低,由窄渐宽,犹如一袭迎风飘荡的裙袂,脚跟紧紧缠绕着淙淙溪流,一路泉水叮当,演奏这天籁这音,滋养这竹之精气。虚心阁就雄踞于如意瀑之上。这座以“虚心”明志的仿古建筑一洗雕梁画栋、繁文缛节的建筑风格,于古朴、大方、明快中透析着中国古代文人虚怀若谷、清心寡欲、高洁无华的精神世界。这难道不正是井冈百竹园的主旨吗?白居易“竹解心虚即我师”,正鉴于此,在穷困潦倒中,他依然洁身自好,心系百姓;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足已见证苏东坡对竹的热爱;而清时的郑板桥更是人尽皆知的“竹痴”,他画竹、写竹、种竹、梦竹,一生都在追求与竹的世界进行最完美的沟通。竹是感性的,亦是理性的,“竹林七贤”能乐观放达、笑傲人生,终究是因为灵魂深处他们早已把自己化作一支竹杆、一轮竹节、一枚竹叶。可面对竹,谁又能说,自己真正超凡脱俗?
  也许,每一种竹都有美丽的故事或传说,每一棵竹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情和韵味,每一片竹林都能承载起一个恬然的精神家园。
  (发表于2004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夜赏《印象刘三姐》
                                &nb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烽火东井冈(小说)
·下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走遍青原——电视专题片拍摄纲要(电视解说)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