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文艺》第二期:走进陂下古村(外一篇)(散文)
2008-03-31 22:44:07
来源:《青原文艺》
作者:钱其昭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
  “消灭红匪”。
  “竹隐堂”座落在村中心,红军学校就是由“敦仁堂”移居于此的。从祠堂墙上写的“你们不认得字,请快来读书!”和“总理遗嘱……本校校训谨遵”的字样来看,当年的“红军学校”一定很红火。那“纪念九一八,反对断送满洲上海的国民……”、“纪念九二一,黄公略同志精神不死!”、“纪念九二一,配合红军作战!”、“纪念九一八,猛烈扩大红军!”的标语历历在目,格外分明。
  透过这些红、白交替的标语,我们仿佛看到了弥漫在苏区上空的战云,听到了惨烈的喊杀声,领悟了理想与追求的真谛,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们的激烈壮怀。看,从这里走出去的革命先行者现仍健在的就有原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的胡立教;历任滇、黔、赣、粤四省建设厅厅长的胡加照等。已牺牲的有公略县县长、县委书记、公(略)万(安)兴(国)独立团团长胡发兴;中央警卫团副团长兼特务营营长胡加稻;红十军团政委胡显通;花岩乡主席胡加钰;宜黄县团委书记胡立照;陂下特支书记、区委书记、水南区区长胡显复;富田区土地部长,县、省土地部长胡加藻;长征时任某团政委的胡建灿等等。

  古朴典雅山民居

  与“列宁台”相对应的是古朴典雅的“安人亭”。“安人亭”始建于清道光甲午年,距今183年。据《潭溪胡氏族谱•安人堂》记载:“道光甲午,族人设亥市于此,有闤有阓,有街有巷,有  有井。不数月间,人迹纷如,百货辐辏,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绍亭,建安人亭于东南隅。亭畔构唐肆数楹,取其赁值设茶亭中,以饮渴者,而东南喧阗矣。初君太翁儒林郎,常念族中年老无依者,饥予之食,寒予之衣,由日而月,而岁,而数十岁不怠,独未得其地以居之。至是,君建安人堂于西北隩 ,使託处焉。距堂数武作大门,与亭相首尾。邑侯郎公,题延福门以为堂翼,而西北厚实矣。”由此可知,“安人亭”即为安定人心之意。有趣的是自建亭以来,族人迎娶、送嫁、出殡都必须经过此亭。凝重的历史,万古的痴情在这淳朴的民风里驰骋。
  穿亭入街,一股浓厚的商业气息扑鼻而来。徜徉在这不足百米的古街上,陈旧的店铺墙壁上“布匹染坊”、“粮食杂货”、“粮食醩坊”等招牌历历在目,令人想象这样的山区村落的商业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36座祠堂,18口古井,孝义坊,紫沙庙、星聚堂的龙凤楼阁,腰鼓,龙灯,坝王鞭,清晰地记录着陂下村的发展和变迁。与其说坊牌、祠堂里的精美雕刻和富有哲理的对联,明清古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及古井的传说令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倒不如说那“封闭式巷道”更能让你细细地咀嚼,遐思无穷……
  陂下村古名潭溪,早在唐代就有罗姓在此立基,建有“评事堂”。同时代迁入的还有陈姓,之后,又有曾、昌、张三姓相继迁入。北宋末年,胡姓胡晃才从芗城甲村(今新圩镇)迁入,建有“敦仁堂”。胡姓氏族发达,现有319户,共1805人,其中男性902人,女性903人。追溯胡姓的祖先,南唐时胡霸为吉州刺史,封庐陵开国侯,为吉安胡姓的开基祖 。其第四世孙胡盛为庐陵开国侯,封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殿中侍御史检校国子监祭酒,为芗城甲村胡姓开基祖。霸公第九世孙胡铨为庐陵开国侯,居值夏;胡霸第八世孙胡晃,官拜参军,居富田,为陂下胡姓开基祖。
  陂下各个姓氏分开聚居,所建房屋都呈封闭状态,只留一门进出。从立业、会善、会璋、盛盎、立优、争普等家都可以看到这种“封闭式”巷道。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呢?那个时候战乱濒临,附近的大山都有贼寇占山为王,喽罗们经常下山到村庄上骚扰。为了抵御强盗的劫掠,才把村庄建成封闭状。贼寇进入巷道内,只需将大门一封,贼寇就只剩下挨打的份了。以后胡氏人口猛增,就把整个村庄封闭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我永不言弃的人生舞台(散文)
·下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走遍青原——电视专题片拍摄纲要(电视解说)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