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的论述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
2008-03-28 10:38:33 |
|
作者:蒋伯英 |
|
|
|
|
则更难立足。而东固根据地在这同一时期,却采取了另外一种“秘密武装割据”的方式,不仅生存坚持下来,而且获得了群众的拥护而发展起来。在东固根据地独立存在两年的时间里[10],主要的成就有几个方面:(一)建立了坚强的党的领导机关。这一机关由中共东(固)(南)龙支部发展为东龙区委和东固区委。在江西省委领导下,于1928年5月又在东固成立了以刘士英为书记的赣西南行动委员会。(二)建立了24个以农民协会为形式的秘密红色政权。农民协会在根据地内行使苏维埃政权的职责,虽然没有开展公开的土地没收与分配,但实行废除地租与高利贷,烧毁田契借约,在实际上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1929年下半年,又先后成立东固革命委员会和东固苏维埃政府,红色政权由秘密转变为公开。(三)建立了一支有相当战斗力的红军第二、四团。红二、四团四处游击,打击敌人,帮助建立群众组织和党的组织,保证了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四)开展经济文化建设。1928年10月创办东固平民银行,同年12月又创办东固消费合作社;1928年9月和10月,相继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平民学校和第一所红军医院;1929年春办起了东固赤色邮政分局。所有这些,都是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史上最早的业绩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最早的创造。在一个秘密存在于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的小小的农村根据地,这些创造,堪称为一个奇迹。
这就不难理解,毛泽东对东固根据地的高度肯定与赞赏,以至派彭德怀专门向中共湘赣边界特委送信,详细介绍东固的经验,要求参照实行。但是,必须指出,毛泽东并非满足于东固“李文林式”的秘密割据,而只是将此作为农村割据的形式之一,作为农村包围城市的一个前进基地。其最终的目标,乃是由这样的基地波浪式向外发展,形成为公开的、大规模的工农武装割据,直至促成革命高潮到来,造成对城市的包围,夺取全国政权。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泽东其他的论述中得到证明。
1929年2月25日,毛泽东在率部离开东固以后东进福建,3月14日占领长汀,4月1日又返抵瑞金。在此期间,毛泽东先后于3月20日、4月5日在长汀和瑞金给中央写了两份非常重要的报告。在这两份报告中,对东固根据地的地位与发展方向作了明确论述。
通过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途中的经历与观察,加以蒋桂战争爆发的有利形势,毛泽东萌生了在这一区域建立大范围公开割据的计划。这一计划在3月20日前委扩大会议上获得肯定。同一天,毛泽东向中央报告了这一计划:“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有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11]我们注意到,毛泽东为实现这一计划,调动了三方面的力量,一是他亲自率领的红四军,二是彭德怀率领坚持在湘赣边界的红五军,三是东固根据地的第二、四团。他的意图是整合并统率这三股力量,创造闽西、赣南、湘赣边界连成一片的“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于东固根据地的未来规划,已不再停留地“秘密割据”的阶段。在这份报告中,毛泽东还分析了彭德怀部与东固红二、四团的兵力,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他的结论是,不管将来如何规划,“唯闽西赣南一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计划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12]。
毛泽东由长汀返瑞金同彭德怀的红五军会师以后,对于上述计划的决心更加明确与坚定。他在4月5日致中央信中,特别强调了“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苏维埃之建立,红军之创造与扩大亦是帮助城市斗争,促成革命潮流高涨的条件”[13]。毛泽东所指“小区域苏维埃”,显然包括了东固根据地在内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