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929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达东固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建设、红二、四团的建军思想与游击战术作了深入的考察,并在多篇文献中作了论述和评价,给以充分肯定,要求各相关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仿效实行。通过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可以认为,东固“李文林式”的“秘密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创建大范围公开割据以促进革命高潮的“前进基础”;红二、四团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所有这些,对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人民军队建军纲领的确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被陈毅称之为“东井冈”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地处赣西南吉安、吉水、泰和、永丰、兴国五县边界,方圆不足百里,人口15万。中国共产党人赖金邦、曾炳春、林文林等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这一地区领导和发动群众,组织工农武装发动武装暴动,建立了被称为“秘密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10月,随着赣西南地区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赣西革命委员会。此后,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了赣西南地区乃至中央苏区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根据地,东固根据地的历史不过两年时间。但是在此短短的时间里,根据地的创建者以非凡的勇气和开拓精神,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道路。这块根据地创造的经验和理论,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被称之为“李文林式”的办法。这样的办法,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相一致。正因为此,毛泽东在1929年2月到1930年1月的一年里,先后在各种书面文字和口头上,对东固根据地的模式、斗争策略与红军建设等经验,作了不下7次的论述和赞扬。本文试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观察与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的历史成就。
一 “李文林式”的根据地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新模式
众所周知,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从其大革命时代到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经历了由城市中心——工农武装暴动——工农武装割据——“乡村中心论”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曲折过程。而其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主要是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一年多时间的实践中创造的。在1929年1月至1930年1月的一年中,毛泽东在撤离井冈山之后向赣南、闽西进军的战争岁月里,特别是在创建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期间,他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在新的实践中升华为“乡村中心论”,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态,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促成毛泽东这一理论重大发展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的根据的模式。
李文林是这个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2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转战的途中到达东固时,李文林是中共赣西特委秘书长、东固根据地主力红军红二团团长,后来又担任红二、四团行动委员会书记兼政委。在此之前,红二团曾数次派员上井冈山同毛泽东联系,也是李文林率领红二团率先迎接毛泽东到达东固,毛泽东对李文林自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李文林式”的根据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给林彪的信中说得很明白,这就是“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红军游击队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地配合着组织着从斗争中训练着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武装组织从乡暴动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以至于超地方红军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向前扩大的政策”。毛泽东认为,这样的模式,“是无疑义地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革命群众面前树立令人向往的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