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的“秋”,是定稿的时间。我认为1965年秋是基本定稿的时间,最后定稿的时间是1975年11月下半月或12月初。1975年,《诗刊》准备复刊。《诗刊》编辑部考虑到1957年创刊时发表了毛泽东的18首诗词,影响很大,于是在1975年11月15日写信给毛泽东,请求批准在复刊第1期(1976年1月号)上发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并送上两词的抄件,请求订正。毛泽东对送来的《念奴娇》抄件的修改情况是:标题“雀儿问答”的“雀”改为“鸟”,“尽是人间城郭”的“尽”改为“都”,“借问你去何方”的“你”改为“君”,“不见前年秋月白”的“白”改为“朗”,“请君充我枵腹”改为“试看天地翻覆”。这就是定稿。1975年12月5日,诗刊社的李季、葛洛写信给人民日报社的鲁瑛,信中说:“主席已批准《诗刊》刊登主席的词二首。”《水调歌头》一词,《诗刊》编辑部报送的抄件,正文文字与公开发表的完全一样,毛泽东只改了标题中的一个字,将“重归井冈山”的“归”改为“上”。这首词的定稿时间,应在1975年11月以前,具体时间还难以确定。1965年9月25日批送邓颖超的《词二首》铅印件上,这首词同公开发表的还有五处不同,在档案中没有见到在1965年9月至1975年11月间改成定稿的材料。应当说,这首词在修改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反复。在按初稿(手稿)排印的铅印件上,毛泽东作了修改,改后的这首词与正式发表时只有一句和一字的不同:一句为“风发更心闲”,发表时为“谈笑凯歌还”;一字为“高树入云端”的“树”字,发表时为“路”字。在其后的《词二首》的第一、第二次铅印件上,毛泽东都作了修改。这些修改可以分作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上述与发表稿不同的一句和一字,改成与发表稿完全一样;另一方面是还修改了四句,使整首词同发表稿的距离加大了,将“旧貌变新颜”改为“早已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改为“到处男红女绿”,“更有潺潺流水”改为“更有飞流激电”,“弹指一挥间”改为“抛出几泥丸”。这首词在什么时候又改回到《诗刊》编辑部报送的抄件那样,由于未见到这方面的材料,不好断定。综上所述,对这两首词的定稿时间问题,可以讲几点意见:一、说这两首词的定稿时间是1965年秋,缺乏根据。二、《念奴娇·鸟儿问答》的定稿时间,在1975年11月15日之后、12月5日之前。三、从毛泽东1965年9月25日批送邓颖超的铅印件上,可以看出《水调歌头》一词在文字上与发表稿的差别,比《念奴娇》一词要大一些,但它定稿的时间却在《念奴娇》之前。
下面,说说有关这两首词的回忆和研究中的两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席凤舞和汪东兴对《重上井冈山》写作情况的回忆
不少研究《词二首》的文章,都引用了他们二位的回忆。席凤舞回忆:“五月二十五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光辉诗篇。……我们当天就看到了毛主席的光辉诗篇。”汪东兴日记记载:5月27日,“下午三时,中央派人将文件送到井冈山。我们把文件送到毛主席处时,我看到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写‘重上井冈山’的诗稿。”关于写作日期,一说5月25日,一说5月27日,哪一个准确,无从判断。他们都说看到的是《重上井冈山》这首词,这个记忆恐怕不准确。《重上井冈山》这首词,从初稿(手稿)到1965年9月25日批送的铅印件上,都是只有词牌《水调歌头》而无标题《重上井冈山》,看见毛泽东在写词,一眼望去恐怕难以断定写的就是《重上井冈山》。我认为,他们所回忆的看见毛泽东写的词,恐怕应该是《念奴娇·井冈山》。
二、关于《念奴娇·鸟儿问答》初稿中的一句话
郭沫若1965年7月23日给胡乔木的信中说:“‘牛皮忽炸,从此不知下落’,我觉得太露了。麻雀是有下落还露过两次面。”中央文献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