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二章 外祖家风和母亲的熏陶:三、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2009-02-18 16:02:21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竹山上的松树丛中拱出,远近的雄鸡也还在一声一声长鸣,农家的炊烟,在茅草屋顶袅袅上升。
    毛顺生焦心地等在退堂屋里,文氏在经历临产时的剧痛。
    “咕哇,咕哇!”
        猛地爆发出一阵紧似一阵的婴啼。
    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
    这个孩子的出生,给上屋场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每当那一阵响亮的婴啼传出,无论是毛恩普,还是毛顺生,都非常喜欢――家业振兴又增加了希望!
    而对于文氏来说,她得到的,主要是心灵上的。她感谢大慈大悲的菩萨,给她送来了一个儿子,从此,她心里踏实,终于有了寄托,她也更加信奉佛教。她坚信:要使儿子平平安安,还得继续请佛保佑。
    然而,对于毛顺生来说,他身上又增加了一肩负担,他终于下决心走出新的一步。

    17年――占毛泽东一生的五分之一,是全部与故乡交融在一起的,加上1910年以后他与故乡的多次聚会,足以对他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毛泽东的胚芽,种在外祖家的土地上――他降生到世上不久,父亲因为出外当兵,就将他寄养唐家岮,这对于毛泽东,是一件极其微妙而意义深远的事。因为,老天似乎有意将他的父亲远远支使开了--毛顺生不但离开了韶山,还离开了湘潭,甚至于出了省,而且一去就是二三年。其意义在于:
    早慧的毛泽东,在受父亲影响之先,接受了他母亲、外祖母、舅父舅母、表兄弟们的影响。与一般的人不同,毛泽东受“母系”影响是在他刚刚知书的年龄,即三四岁时开始;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没有“父系”--包括父亲、祖父、伯父……干扰的纯“母系”影响。
    人们非常惊讶韶山冲为何能孕育出如此神奇的一位通天人物--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毛泽东之根是扎在他外祖父家唐家岮,而韶山冲,却是这个根的向北延伸。
    若要问毛泽东的早期--幼儿时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纯粹地浸润在慈祥、友爱、博大、宽容之中,没有严历的父亲(毛顺生,从军中回来以后的毛顺生正是这样的父亲)监视,而只有一圈暖暖的春光热烘烘地笼罩着。
    多数人的婴、幼儿时期都在地父母相互影响下度过的。不妨对于毛泽东的幼儿时期,提出如下几个假设:
    (一)、父亲没有外出当兵,父母带了毛泽东在上屋场生活。
    上屋场的氛围,是一种阴冷的氛围。在世纪的末日里,毛顺生感觉到了生活的巨大压力。因为,自从他随了父亲由祖居地东茅塘迁到土地冲,父子明显感到势单力薄--父亲毛恩普身体不好,在自己41岁的年龄,就将一家重担推给17岁的儿子--毛顺生接在手里的“家业”,仅仅是几间烂草房,祖父传下的几亩薄田也是被父亲典当出去了--毛顺生,陷入生活的绝境:父亲、母亲需要他供养,他自己与妻子也需要吃饭--而且,他们还将有孩子!17岁时,毛顺生已结婚两年--妻已20岁,生儿育女,是迟早的事!
    毛顺生怎样维持生计呢?
    一种极大的冷清、忧郁,甚至悲哀,已笼罩了上屋场十来年!
    毛泽东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世上,而且又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屋场度过他的婴、幼儿,乃至童年时期--不用说,他会因营养的严重缺乏而体质较弱,更重要的是,他也会渐渐形成那种孤僻、忧郁的性格。
    (二)、毛泽东的幼年在上屋场与唐家岮之间摇摆。
    这种情形,是一般的人们几乎都会经历的,结果往往是,“父系”与“母系”的影响交互渗透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三章 毛泽东与父亲毛顺生:一、毛顺生的个性与人格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