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她变得非常忧郁,这种忧郁,促使她与“佛”又更近了一步。
大部分信佛的人,内心里都有一种深沉的忧郁,文七妹在忧郁中开始虔诚地仿佛。她的信佛,起初含有一种功利性,那就是希望佛祖、观音能够保佑她有第三个孩子,并能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从现代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来研究毛泽东诞生前后的情形,也许能得出十分有趣味的结论。
我们来看毛泽东父母孕育他时,他们的生理素质、心理成熟的程度。
毛泽东父母正式结婚相当早,大约在1885年,即毛顺生15岁,文七妹18岁的时候。这在当时,并不奇怪,相反,却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
实际上,文七妹13岁,即1880年前后,即由父母作主,许配给毛顺生,开始走入韶山冲毛家。但必须指出一点,文七妹之远嫁韶山冲,并不同于一般的所谓“童养媳”,因为,她来到毛家,并非因家境困难,无以养活她,相反,这个时候,她娘家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唐家岮已走上富裕之路;她所来到的毛顺生的家倒是贫困潦倒--富裕人家的女儿作了穷人家的媳妇,这本身说明唐家岮的主人:文芝仪、贺氏及所有的家庭成员,他们心性何等淳厚--他们可贵地不具有当时社会的人们常常具有的“门当户对”观念,他们将文七妹送到韶山冲,虽是基于为上祖坟祭扫提供方便。但也是看中了与他们家一样淳朴的毛家--“会看的看儿郎,不会看的看田庄”。因此,我们说:毛泽东父母的婚姻,虽未超出“包办”的范畴,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包办婚姻。
更值得强调的是,文七妹在与毛顺生结婚之先,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5年!所以,他们之间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当然,这种了解,也只有在毛祖人、毛恩普的为人,相对来说,在毛氏家庭这个儒家色彩浓郁的环境里,毛顺生、文七妹感受的却主要是一种清静、平和、民主的气氛,尤其是文七妹,她的家爷,本对她有一种负疚感,因为她来到他这里,吃、穿都大不如前,她受了苦。故此,文七妹在毛家,基本上没有遭受一般作媳妇的妇女要受的磨难。
这个时候,在上屋场,只有两个孩子,他们的长辈们,没有好的衣食,却有慈祥的爱。在毛顺生本人,他因为别无兄弟姐妹,他对文七妹便有了一种天然的依恋。在他们正式结为夫妻之先,他们是一对友好的姊弟,彼此天性的善良,使他们能融洽相处。
这样,他们的婚姻,尽管是由父母包办的,但却有长达五年的感情基础,这实在是一个特殊而又特殊的例子!
1887年,毛顺生17岁,父亲将一家生活重担托付给了他--他开始花大气力改变家境,他因此比一般人要早熟好几年--因为里里外外的事情,父亲都让他独立去考虑了!
在1893年之前,毛顺生与文七妹有过两次当父母的机会,也许是因夫妻俩育儿经验的缺乏,也可能是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原因--他们孕育的两个儿子,竟都在襁褓中便矢折了--这对他们是很大的打击,但同时他们也在这种打击中吸取经验,为第三个儿子的降生预先作着更好的准备。尤其是从他们夫妻生理、心理素质来看,到1893年,已接近高峰--毛顺生23岁,过早当家,使他 体质与心理实际上超前于这个年龄好几岁,妻子文氏26岁,因为有过两次生育经验,她也许比丈夫还要成熟--按现代优生学的观点,他们均已达到最佳生育年龄,因而最有可能孕育出先天素质优良的婴儿!
从物质条件,亦即文七妹可能获得的育儿营养来看,虽然毛家照样贫穷,但他富裕的娘家给予了大力资助,禀性慈祥,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的贺氏,对小女儿的第三个将降生的孩子,寄托着极大的希望。而诞生在12月26日(阴历十一月十九)的毛泽东,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