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不少如刘秘书一样写材料的人,县委一套、政府一套、委办局也有一套,某科级单位的领导居然也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的笔杆子,办公厅王主任。”连科级单位都设了“办公厅”,令人啼笑皆非,基层的文牍主义之盛,可见一斑。(《现代快报》1月3日)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而且见怪不怪。文山会海,上下一般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敢较真,以文件落实文件,长期以来形成的固疾有些方面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究其原因,官僚主义作风还很严重,多数人真正的共产党员境界还没有达到。毛主席曾经讲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今天的我们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牢,把自我自私的思想抛弃,才能成为纯粹的人民战士。尤其需要在几个方面克服:
一是少些购买服务。现在一些行政机关在购买服务的恍子下,不作为乱作为的懒政思维很严重,有的虽然暂时应付掉一些危机,但留下了严重的隐患。最典型的是河南的民营养老院和民营孤儿院的两起火灾。要想真正提高养老和服务质量,需要多建一些公立公益的养老院和福利院,因为安全是无法购买服务的。一些民营养老院尽管拿到政府的不少补贴,但其租的房屋也并非多么安全多么结实,加上以经营为目标,赚不到钱是无法生存的,更谈不上养老的高质量了,服务的弱化是必然的。购买服务确实对行政机关来说省了不少事,省了脑筋,只要掏钱就行,结果不仅质量难说,后患无穷,而且让行政人员变得什么都不会不懂了。最搞笑的就是一些标语和材料出错的尴尬事了。有的行政人员越来越不知道业务如何做,更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把主动权让给了别人,政府机关成为发包商,很简单的举手之劳都要等别人做,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状态。我们党和党的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主体,该亲自作为的要亲自,该奉献的奉献,如果连社区发钱都要交给第三方才能操作,这样的社区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难道仅靠嘴皮子去获得群众的支持?
二是少些当广播员。领导同志成了广播员的现象曾经被冒号所讽刺,如今仍是常态现象。一些官员念错稿的事依然存在,南方某省的新省长更是在直播中大出洋相。现在的领导同志,更太敢也没有能力脱稿讲上几个小时,生怕讲错话讲漏话,因而讲话越来越长才显得领导重视此事重要。其实千头万绪各行各业都集中到几个领导那儿,而且非要一把手出席讲话才显得重视重要,一把手成为众人抢的对象。因而导致一把手或者几个人,对具体的工作本来知皮毛不知深度,蜻蜓点水,就无法讲深讲透,成为活神仙万事通,更不敢张嘴就来。而且现在不少单位经常轮岗,一个人刚熟悉某项业务就换岗走了,新来的人也要几年刚开始熟悉又轮走了,缺少真正专家型人才的扎根和思考研究,必然导致重新学习重新熟悉的反复和浪费,把人当成万能的当成做官的,这就必然导致业务不熟,上下一般粗,转发转达又转发,最后落空。
三是少些闭门思政。请所谓的专家提出方案,再关在办公室几个人听听就研究决策了,这是当前不少地方决策的程序。过分迷信专家,人云亦云,专家代替了调查研究。某著名专家而对如潮的批评时就这样说,建议是我提的,决策又不是我做的。可见有些专家建议一味满足迎合领导的口味,导致决策的失误或错误,让大家不满意。现在大背景下,调查研究普遍少,原因也很多。下去一层一级陪同听不到真话,群众不敢说真话,上面调研,下面应付,甚至做假,有的等领导走了再说,以至对下面的真情难掌握。其次下面有些情况发生时间比较长了,积重难返,就是了解了也难以解决,有的还涉及上面的政策层面,因此不太愿意也不太敢去捅马蜂窝,反被扎成冤大头。何况有些问题弄出来还会得罪人,而对老领导也好,未来可跃升的新领导也罢,都不好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