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上海市对黄浦区委书记、区长等官员撤职等处理。(《京华时报》1月22日)
从守土有方的角度,黄浦区领导为此担责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事情以前组织活动时也出过,象密云灯会、华山庙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撤几个官员也是一种办法,但是我们对这类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否找到并且克服呢,如果这些直接原因不明,不管谁来当这个官,这样的悲剧都可能一不小心会重演。关键是如何真正的亡羊补牢,避免未来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才是更重要的。
一是加强安全结构检查。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安全隐患,大家是见怪不怪,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比如,有些楼的消防通道被堵塞或者不够畅通,有的小区路窄消防车进不去,有的市民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台阶过多,有的地方遇到人流密集时没有硬性控制结构。去年国庆我进行万里边关行,在东北一处景点,多日未开放的某景区突然开放,结果成百上千人峰涌向到站车购票和乘车口,头尾不分清,现场黑压压一片,由于只有一个购票处,加上应急措施明显不足,却是用绳子当护栏,未切实分隔人流和组织临时排队售票等,导致人挤人、人贴人,插队的、横挤的,人流像波浪一样打起秋千,不少人退出或被挤出而不得不先游其它景点。显然这种状况很危险,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安全需要从细微处着手,因为这些细微处不解决,必然会防不胜防。
二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上海的教训还在于这次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差。虽然具体细节不是很明朗,无非是几种情况,一是有人蹲下捡东西或拔鞋子,二是被后面人推倒了,三是不排除还有未知的其他因素,总之作为年轻人喜欢到公共场所参加活动,安全意识就不能差。一旦遇到情况如何保护自己,手段没有,方法无知,这才是最大的悲剧。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麻木不仁,而且要有机智的保护能力,应急思维。遇事能够机灵一点反应快一些。现在独生子女吃的苦少,遇到了挫折少,反弹能力差。遇到事情要么受困,要么逃跑,这些消极的办法,只能让自己被动挨打。比如,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要少去凑热闹,要想到自己置身危险境地,要时时刻刻想到防身需求,不能图一时的兴奋,而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甚至遭遇不测。常言道,走路还要看脚下,别歪着了。
三是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上海教训的根源就是台阶问题。因此,全国各地应对市民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台阶进行检查,凡是只有两三阶就改成缓坡,不必要得“台阶病”,留下苗头隐患。另外,上海这么宽的台阶就没有一个扶把,不妨将边上加装扶把,中间加上分隔扶把,既起到分流作用,又能起到应急作用。因此,减少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台阶和给有台阶的地方多装一些扶手,至少能减少隐患。由于一些地方这种突然性两三级台阶让人摔着的不在少数,特别是晚上一脚踏空,加上人们走路散步,有时只顾想事和看手机。上海血的教训十分深刻,各地不能涛声依旧,当成笑话看,而要全面进行大检查,特别是发动群众提建议和意见,对安全隐患迅速整治。当然,一些地方采取停办活动的方式消极保安全是不敢担当,因噎废食,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