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人民迎红军
我们跟随中央红军长征的脚步,离开黎平县高屯镇,去锦屏县隆里古城。
行驶路线:我们从上少寨出发,继续向北,从黎平县敖市镇进入锦屏县到隆里古城。参考路线如下(地名之间的数字km是两地之间行驶的大约公里数,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
上少寨→17km敖市镇(出镇右行)4km→丁字路口左转(往隆里)2km→隆里古城
红军足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隆里古城。
1934年9月15日,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北进,由靖州、新厂、平茶一带分南北两路进入贵州黎平县。北路从丘团直插中黄,经新化、隆里王家榜到达鳌鱼嘴(今敖市)与南路红军会合。23日,由龙里司兵分两路,一路经鹏池、西阳店抵婆洞,再经甘塘、韶霭、塘东抵河口入剑河县的南嘉。
由于连年来,只要国民党川、填、黔、湘等军队过境,总是对群众大肆劫扰,鸡犬不鸣,人民遭殃。所以,隆里古城居民谈兵色变,加之国民党政府当时宣传把红军诬作土匪,导致隆里古城人民误信,听闻红军来了,全城老少跑往山上躲避,留下一座空城。正值秋收大忙,有些人在田间收割、打谷。红军到来时,他们也纷纷弃活逃散。红军一面以口头、标语和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一面派战士到田间呼回逃散群众,并帮逃散者打完已割未打之谷。等红军离开隆里古城时,人们返家见到家中财物丝毫未动,地方依旧完好,人们深悔逃跑损财耗资为多事,都纷纷说红军与以往来的部队完全不一样,是不祸害老百姓的队伍。红军留下了很多标语,所宣传的革命主张,不动古城人民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都给隆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12月18日,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从湖南靖州、新厂往马路口进入黎平中黄后,分路的另一部分经新化到隆里,在隆里宿营。(也有说红军从黎平鳌市方向进入隆里。)这次中央红军的到来,隆里人民不但没有跑,得知消息的群众反而沿隆里古城三街六巷挨家挨户通告“红军来了、红军来了……”,继而通过城内德高望重的寨老联系,群众并自动组织起来,由贫苦农民夏鼎元、姚吉伍等带领,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挥动写有“欢迎”的三角小旗,到城外门前欢迎红军。地方上的开明绅士胡汝相、陈华胜等也纷纷出门欢迎。红军在隆里古城宿营期间,帮群众医病、舂米、打扫街道庭院,还留下了很多标语,群众则主动挨家挨户凑集柴草粮食供应红军。红军在龙标书院门前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和北上抗日等革命主张,晚上与古城汉戏班子联谊演出,接连唱戏3天。红军走时,全城老百姓送出北门,取道状元桥往婆洞方向前进。
为此,古城里的清末秀才李荣春还作诗一首:
仓皇无计欲何之,正是闻风落胆时; 只道凶残同列寇,哪知仁义胜王师。 谣言猛兽皆虚语,谎称洪水更无稽; 亲眼雷霆天震后,听来尽是赞扬辞。
在电视剧《遵义会议》里,就有红军长征过隆里的镜头。
隆里,早有人居,原称龙里,亦称龙标,传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被贬谪到这里,隆里古城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纪念王昌龄的龙标书院、状元桥、怀伯亭等古建筑。隆里地带为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
现在看到的隆里古城,是600年前明朝“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形成的军事城堡,虽处苗侗文化腹地却不被同化,是“汉文化孤岛”现象的奇观,素有“中原余音,南疆锦绣”之美称。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古城现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格局和民居建筑群,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隆里古城是一座“亦兵亦农”的军事城堡。明代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崇帧率大军征剿义军,在隆里实行“军屯”,设立了“隆里千户所”并屯集重兵、建造城亘,迅速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的规模。即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永乐(公元1404年)夏筑。至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
古城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并均建有城楼,东门称“清阳”门是“财门”,南门称“正阳”门是“喜门”,西门称“迎恩”门是“水门”,北门称“安定门”闭而不开。东门、南门是百姓日常出入使用,西门是专门用来迎接朝廷或上级官员,北门为什么闭而不开呢?隆里当地流传这样两种说法:一是明朝时期修建这座城堡的时候,安全是按照古代军事城堡的格局设计,一旦遇到战乱,北方利于老弱病残集中避乱;二是明朝时期人们认同阴阳风水学说,回避“败北”这一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明朝中原汉族文化的痕迹。隆里迎亲、出殡等,只从东门进出,是不走北门的。四座城门出口的“勒马回头”也具有特色。
城内街道均为卵石铺就,镶嵌以图案,以南门“蜈蚣街”和“古钱币”为典型。古城的街道20余条,有着明显的东西轴线及中心结合点,城内以千户所衙门旧址为中心,形成丁字街道结构作为主要轴线——往东、西、南三个方向开三条主街,三条大街又分出六条巷道,街巷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此格局即当地俗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城中所有街道都不开“十”字,而是开“丁”字,缘由还因“十”与“失”谐音,作为军事城堡,其为城的禁忌,而“丁”字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从风水思想及军事防御角度考虑,街道的错接具有“固气”、“避灾去邪”和利于防御的意义。但丁字路显得城内道路错综复杂。
城内民居、宗祠的建筑宏伟各异,木质结构风火墙,后院设有后门,户户相连,城内街道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实结合。城内重要的衙署等建筑坐北朝南,同时与城防体系的构筑紧密联系,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如北门不开,后备无患)。城内排水设施完善。
古城前几年刚得以修复,是目前贵州省遗留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镇。城内至今保存有完整的明清时期典型民居30多栋、祠堂5座以及部分古城墙、古街、古井、护城河。72口古井目前仅存13口。
古城四周尚有长达1500米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古城墙,历经漫长岁月与无情风雨的侵蚀而屹立不倒。城墙外 有城壕和护城河。
城内居住多为明代时屯军的后裔,号称“72姓”,保存着浓厚的汉文化特色,舞龙文化历史悠久,龙灯制作精巧,表演活灵活现,气势宏大,独具魅力,民间汉戏、迎故事、玩蚌壳等更具民族特色。饮食、穿着、习俗等仍保留着汉人的特点。
当地推荐游览隆里古城的线路:东门古城→龙标书院→观音堂→蜈蚣街→王氏宗祠→西门鼓楼→北门街→古城墙→陶家大院→东门鼓楼。隆里乡政府电话:0855-7180000
我们在隆里古城寻访要抓紧时间,只能压缩一些。从公路边走到广场,远远看见的是东门。
东门,是“清阳门”也是“财门”,现在是古城的正门,标明为“隆里标志性建筑”。
向城门口的居民打听红军的遗迹遗址,众口一词,指向东门对着的停车场。我返身去停车场寻找。果然,在停车场边上看见了青灰色的石碑。停车场边上和公路路边都是桂花树,有的还残留桂花香。
石碑上镌刻《红军长征过隆里简介》:一九三四年九月至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两次经过隆里古城,与古城人民结下深厚情谊。是年九月某日,红军第六军团从新化方向进入隆里。时值秋收,群众正在田间打谷,因连年有国民党川、填、黔、湘等军过境,每次均对群众大肆劫扰,群众谈兵色变。加之国民党反面宣传,得知红军入城,田间打谷者纷纷弃活而逃散。红军一面以口头、标语和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一面派战士到田间呼回逃散群众,并帮逃散者打完已割未打之谷;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前后,中央红军一股部队从黎平鳌市方向进入隆里。此次古村群众非但不跑,甚而准备鞭炮和标语推派夏丁贞等人出东门迎接红军。红军在龙标书院门前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和北上抗日等革命主张,晚上还和古城群众举行联欢晚会。红军在城里帮群众医病、舂米、打扫街道庭院,群众则主动捐集大米、油柴等物资支持红军。红军离开时,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送出北门,红军取道状元桥,往婆洞方向前进。红军之经过,使隆里古城更加增添了光辉色彩。 锦屏县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八日
我看罢真有一点疑问——为了回避“败北”这一说,古城是不开放北门出入的,为何红军从北门出?或许红军不信邪,或许是北门可出不可进?
返身回到东门,从城外看城里,果然是卵石铺路,街边的木楼和人字形坡顶马头墙、风火墙鳞次栉比,屋檐出水向外高挑出来。隆里当地居民大多来自江南诸省,以安徽、江西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明显的徽派建筑特点。街边宅居均高出街面约1米,老宅门前通常为三步青石台阶,两侧设护座石,大门均八字门,门框上方是匾额,彰显主人的郡望、名望或家风。木楼民居一律用优质杉木建造,不用一钉一铆,结构缜密,工艺精良。窗格木雕精细,榫头等木制构件各式图案,以象鼻榫头(寄寓封侯拜相)最为普遍,室内家具装饰典雅,设有神龛、桌椅、撑凳等。
在路右边的巷子里,有一座通体白色的古建筑,就是当年红军在此搭台召开群众大会、与群众联欢的“龍标書院”。这和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有关,他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龙标尉,故又为王龙标。我到近前看看,门口的牌坊挂牌“杭州文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锦屏隆里古城遗产地保护发展工程项目部”,可除了牌坊后面只有一间房子,其余的都不存在了。
与龙标书院同在一巷的,还有“雁门第”,古城里的典型古民居,据说,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建筑。四合院的楼舍皆为三间两层填封火墙式,上着青瓦兽脊,中间勾勒宝顶,两侧山墙翘角凌空。民居平面布置自外而内,为前屋、正屋、后屋格局排列,房屋均与四合天井相接,天井两旁为厢房,二楼为居室,院院相连结合为二进四合院落,后院种菜或栽花。所有房屋均为砖木结构,堂屋镂空雕刻鱼虫鸟兽,惟妙惟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