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红宁8月3日带着砳砳逛南京之市政府
九月份练红宁进行江苏抗战故地行在沙家浜
练红宁二走长征路在翁安猴场与陈靖像合影
练红宁万里边关行2014年10月7日到达丹东在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间展示万里边关行的路线图。(练红宁提供)
清明之际进行再访长江入海口在上海长江大桥岸边
五一长假练红宁找“南京”在南京火车站
练红宁带着砳砳九都行2014年7月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练红宁的《仰望珠峰》,封面为练红宁2012年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2014年是我的第五个本命年,这一年南京举办青奥会、国家公祭,也让我的十件大事更丰富。
一、完成万里边关行。国庆节从吉林防川到辽宁丹东最后冲刺,历时8年的万里边关行终于结束,也成了独访长江长城长征运河和边关“五长”第一人。106天,沿内陆边疆行程3.3万公里,两上西藏、三到新疆,走到了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造访了老山戍边英雄连、小白杨哨所、东方第一哨等英雄部队,登上了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和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祭扫了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等。
二、带着砳砳九都行。继前年雷锋青奥行之后,7月初进行了带着砳砳九都行,经过3天4夜4500多公里的辗转,从北京到大同、西安、洛阳、安阳、郑州、开封、杭州、南京九大古都进行青奥宣传,并在每地火车站和地标建筑留影。“带着砳砳九都行,青奥宣传华夏鸣。殷邺汴梁邻洛郑,魏都杭镐北南京。”
三、我带砳砳逛南京。给力青奥,宣传南京,文章“我为青奥献计策”入选《分享青奥》一书。8月初,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从古老到现代,从自然到人文,我利用双休日冒着高温酷暑带着青奥吉祥物“砳砳”逛南京,让“砳砳”感受南京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带着砳砳逛南京,城内六十景点行。不畏高温和烈日,双休辗转走金陵。”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带“砳砳”行走,也是很好的文化学习机会。于是把景点串成小诗。“带着砳砳逛南京,城内六十景点行。宁海中学公馆伴,清凉山洞出狰狞。渡江碑馆宝船耸,三汊河闸静海凭。天堑通途妃女阅,南京站里客宾盈。红山童彩矶头美,玄武湖边城绕萦。南大眺头迎紫顶,钟亭武庙听鸡鸣。九华三藏孝明立,大帝伟陵灵谷清。旧府梅园博物众,故宫远望逸仙情。莫愁节气城门巨,鬼寇屠城罪恶铭。有轨电车开奥体,雨花英烈染旗旌。浆声灯影秦淮水,夫子庙前心志明。不畏高温和烈日,双休辗转走金陵。”
四、江苏抗战故地行。国家公布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江苏有七处居前列。8月30日到9月28日,我利用五个双休日共10天,对包括七处遗址在内的20多处江苏抗战故地进行了寻访,展开了“一个人的江苏抗战”,祭扫战场,缅怀英烈,感受变化,增强信心,激发振兴中华实现强国强军梦的壮志豪情和必胜信念。每一处抗战故地都是精神的丰碑,英魂的写照,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此我写下两首小诗。一首是“山河破碎国河山残,八路铁军斗寇顽。满耳枪炮声正紧,大江南北战犹酣。同仇敌忾勇中猛,共聚我旗无畏难。境界中华无与比,江苏大地凯歌还。”另一首是“盐城柳堡黄花塘,韦岗溧高刘老庄。 杨泰姜通徐四省,宿淮抗日沙家浜。雪枫韩士朱家岗,决战黄桥移溧阳。航馆江东祭死难,茅山宁卫锡苏常。”
五、南京街头找南京。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在南京“扫街”百余公里,其中徒步数十公里,巡访了南京玄武、秦淮、建邺、鼓楼、雨花台、栖霞6个区中的五十多条大街。三天时间,找到了七百多个包含有“南京”二字的招牌。我觉得,南京街头的“南京”还是有点少。在很多地方,光看店招,根本感觉不到身处南京。很多学校、医院却没有标出“南京”,地铁、公交等公益设施也少见“南京”二字。新城区、新小区的“南京”也用得甚少。我认为:如果可能,街头招牌要尽可能多使用“南京”,这样才能让南京更亮、传播更远。“南京”二字不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更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六、《仰望珠峰》出新书。这是我的2012年度作品集,也是首部年度作品集,主要收录了2012年的写的言论、新闻、通讯共169篇,成为部队官兵和地方通讯员学习新闻写作的参考书,并作为年货送给亲朋好友贺新年。在工作和旅游之余,我坚持写作不辍,经常给媒体投稿,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发表作品数千篇,获得过中国晚报新闻奖、长江颂新闻奖等。
七、再行长江入海口。清明时节,踏访上海、苏通、如皋长江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