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始终走在文明建设的前列,驻宁部队与兵城南京在双拥和文明建设方面同频共振,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驻军8家单位获得省市文明单位称号,另有4家单位获得市文明单位称号。
当好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今年,南京市“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得到驻宁部队积极响应,不仅自行清理营区卫生死角,而且帮助驻地群众整治环境。驻宁部队始终是地方文明建设的突击队,抗洪抗冰雪灾害等急难险重、大项任务,总是抢在前面、随叫随到。近年来,先后参与亚青会、青奥会等保障,454医院百余医务人员组成应急医疗救援队、设立绿色通道,出色完成任务。该院护理义工到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慈善活动,三年慈善“一日捐”达到50多万元,帮助近百名失学儿童重圆读书梦,特别是数十名志愿者参加金陵晚报社发起的“虎凤蝶行动”,利用节假日登山运动的同时,“捡起每一片垃圾,让紫金山畅快呼吸”,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武警江苏省消防总队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免收挂号费、诊疗费、输液室空调费、急诊观察床位费等便民服务举措。3年门诊量353714人次,按最低普通挂号费1.5元,诊疗费3元计算,共免收约159.2万元。医院为就诊患者免费提供纸杯、茶水、轮椅和测量血压等,仅测量血压日均100人次以上,为居民免费80余万元。医院关心社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上门免费行医并赠送价值5万余元的食品药物;为农民工子弟学校200名学生免费体检,仅为6街道500名残疾人体检就免除约20万元。
当好社区文化的引路人
与太平门社区共建三十年的南京军区政治部警卫连是一个老典型,连队帮扶过20多个困难家庭,帮助过40多个困难学生,帮教过6名地方失足青年,捐款等30多万元,长期照顾5名孤残老人生活。每年老兵退伍,残疾人摇着轮椅送别老兵;新兵下连,战士们又上门结亲。
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进社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南京市军休讲师团成员、军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走向社区当国防教育的辅导员;海军指挥学院的将军讲师团更是为社区群众带来高端的精神食粮。南京军区“模范通信女兵连”出资助养5名孤残儿童,赡养3名孤寡老人。正在南京读书的解放军理工大学学员、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原解说班长徐璐走进驻地为小学生讲述雷锋的故事;南京机场边检站女检科的警官们以精湛业务、优质服务履行职责的同时,长期为驻地敬老院老人送温暖,获得国家级双文明称号。
当好城市和谐的模范人
夫子庙是南京著名旅游景区。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先后与秦淮区夫子庙街道等10余个单位结成共建对子,22年来,每月深入街道、社区敬老院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维修家电、修理自行车、残疾车38000余台、接受气象咨询3900余人,打造出“雷锋常驻夫子庙”的特色品牌。学员接力“春晖行动”,每年为贵州贫困山区捐资助学;100多名学员担任驻地小学“校外辅导员”,涌现出“江苏省百名好青年”权振兴等学员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