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也为公祭文化树立了样板。 一、常态活动和旅游文化有效结合。记得吴仁宝在世时,只要在家就于当日10点钟到华西礼堂为游客作报告,后面还有华西农民艺术团的演出,受到游客的欢迎和喜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因此,不妨借鉴这一做法,象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江东门纪念馆)及各地人气比较旺的教育旅游景区不妨视情增加一些定时公祭仪式,比如在开放日当天十点或者逢五逢十、逢周六周日等举行一次小型微型公祭仪式,简朴庄重,时间不长,游客参与参加,突显公祭文化的氛围,懂得相关程序礼节,也弥补他们参加不了国家公祭现场的缺憾,更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追思意识和教育效果。
二、公祭宣传和文化影响形成合力。这次公祭宣传和文化影响特别大,除南京地区媒体的百日集中报道外,各地媒体都进行了策划助力,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凝聚合力。因此,可以借鉴此次舆论合成的经验做法,在媒体和网络增加一些公祭文化版、追思文化版,尤其是运用清明、公祭等多个时节展示公祭文化,祭奠先人特别是革命烈士和历史先贤、民族英雄,展示他们的精神传承。
三、公祭文化与日常教育相辅相成。结合历史文化教育、公祭读本进学校,春游、秋游等契机,充分运用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特别是展示革命先贤、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踏访历史遗迹、研究历史文化,总结经验教训,请相关人物和专家学者走进社会、走向课堂进行全民教育,洗礼灵魂,启迪人生,让人们抚慰心灵的同时,获得传承民族精神的正能量,激发奋发精神,继承先辈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