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钟木棍钟锤不知去向
近来,多次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静海寺参观时很想敲一敲警世钟,作为人生的警示和记忆。然而,警世钟成哑巴了,挂绳上红布破旧并撕坏了,木棍钟锤不知去向,只能看不能敲。为此建议:南京全城联敲打造大钟文化。
这座警世钟来历不凡,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江苏省和南京市铸造。当年6月30日零点到来,南京各界市民代表敲响155下钟声,象征155年后香港终于重回母亲怀抱,为中华民族洗清了那蒙受百年的耻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毋忘国耻,振兴中华”,希望能把警世钟敲起来,给人生一点记忆和震撼。为此向南京市及其他文化名城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打造敲钟文化。可以考虑一是每月一日和重大纪念日,早晨七时敲钟一次,每次19-49下不等,特别重大纪念日,如7月1日、12月13日、8月29日等,其中8月29日是耆英、牛鉴等登上停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军舰,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上签字的日子,都要加大次数并具有象征数目。二是每周一早晨,三是每个上班日早晨,这样既是警世也可以是对市民起床的提醒,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南京城的一大文化特征。
二是实施全城联敲。南京是佛教之都,除纪念场馆外,寺庙里也有不少大钟,因此可以全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联敲,尤其是火车站、汽车站、市中心及游人较多的景点景区,必要时电视台、网络可同步直播,就象天气预报一样。
三是假期开放敲钟。除了正常敲钟的时段外,希望静海寺等纪念地的警世钟至少节假日能够给参观游客自由敲钟的机会,寺庙和景点的经营性收费敲钟另当别论。
四是移钟回院近地。有必要话,应把静海寺的警世钟移至院内,象江东门纪念馆的警世钟一样,改变人们登上狭小的钟楼去,让人们可以看到它也可以与之合影,特别是人多的情况下,从而使这座警世钟随着人们的相机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