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南京弘光中学开设乡土文化课,给初一初二新生多发了“石城光影”和“金陵文韵”两本书,鼓励初中生两年玩遍60处金陵名胜,而且不爱玩不会玩的学生,这门课肯定要“挂红灯”。(《现代快报》11月8日)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家乡争光添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生情结。小到城市、乡村,大到国家、省区,走入异地总是忘不了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根。开设乡土文化课,促进了孩子们对所在地区历史地理等文化的熟悉和了解,开阔眼界,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都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而走好身边路、读好家乡书恐怕是最基本的,如果对故乡、祖国都没有眷恋之情的话,谈不上奋发图强、知耻后勇,报效这个民族和人民。
历史文化是一面镜子,里面有精神家园,也有苦泪辛酸。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还是联城、诗城、佛城、兵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走近名胜古迹,既能陶冶性情,又能增长知识,加深对家乡对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热爱之情。南京更是“一座国防城、荣耻两堂课”,既有静海寺丧权辱国的悲恸,又有南京大屠杀的国耻,更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辉煌,有六朝古都十朝故都的自豪。各种风景名胜、历史遗迹都是活生生的历史书,是道不尽的文化传奇,是战天斗地的精神力量。
开辟乡土文化课是教育的创新和探索,也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把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孩子,从应试教育的泥沼里拔出来,把课堂开到大千世界、历史长河中,特别是把他们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行走、摄影、观察、读书、思考、回味和作文等,在运动中学习求知懂理,既调节身心健康,减轻了读书压力和逆向心理,又丰富知识阅历,增加了情趣乐趣和吸引力,无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