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环球>>正文
精神的力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4月15日
作者:赵政鑫
浏览次数:
2025-04-18 16:25:1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围绕“精神”进行了许多论述,也深刻指导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精神的产生根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就点明了精神的物质基础,强调精神不是先验的、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而是对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根源在于物质世界。这一观点,在《共产党宣言》中表现得更加简练:“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恩格斯则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强调“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归于唯心主义阵营;而“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学派。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唯心主义的精神先验论,并超越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的理解。他们认为,如果简单地把精神看作对外部世界的被动反映,就像镜子反射物体一样,没有考虑到物质生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包含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精神的塑造作用。而精神正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得以不断地生产、传播和演变的。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精神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这个反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能动反映。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认为精神生产是相对于物质生产而言的一种生产活动。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精神生产主要指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在精神领域进行的生产,即“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本质上讲,精神生产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是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观念构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精神生产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精神的能动性。他们认为,精神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表现为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思维去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作对比,深刻说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发挥精神的能动性来认识与改造世界。恩格斯致信德国经济学家康拉德·施米特时批判了将唯物史观简化为“经济决定论”的观点,明确指出思想领域对物质存在方式具有反作用。马克思在分析比利时革命时指出:“难道革命一开始就应当以物质的形式出现吗?”他认为比利时革命最初就是“精神的革命”,并通过报刊等媒介表现出来。这种精神层面的觉醒和动员是革命的前奏,对后续的物质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朗普真正难解或解不开的“结”在哪?——最“富”国和最“穷”国的魔幻(组图)
·下一篇:无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十万个孙中山也比不上半个毛泽东
·“从物质实践出发”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开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思政功能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开幕
·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普及基地揭牌仪式在湖师大举行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不是自由资本主义,是真正马克思主义
·红色头条: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郝贵生:全党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运动——读毛主席《在延安在职干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精神的力量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王清波:探寻红色印记 追溯盛唐文化——湖北
特稿:探寻红色印记 追溯盛唐文化——湖北省
鲁畅、韦绍东、石弟:退役仪仗兵跨越千里与
特稿:退役仪仗兵跨越千里与岜沙苗族少年的
特稿:参观谷文昌纪念园宿东山岛
丁鸿鸣:我是首长“宠爱”的兵——八路军12
特稿:我是首长“宠爱”的兵——八路军129师
郑斯维:著名评剧艺术家刘秀荣携书画首次访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