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访谈>>正文
【访谈实录】张素华:毛泽东留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2012-12-26 14:15:3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主持人]:网友就想问您,能不能结合毛泽东的读书经验,讲一讲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毛主席当年有哪些读书的经验是值得我们今天去借鉴和思考的?

    [张素华]:我觉得读书,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出来的,应该说是太有用了。所谓太有用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如果毛泽东不喜欢读书,就不会有今天的毛泽东。

    [张素华]:毛泽东生长在一个封闭的农村里,他的父亲本来就不愿意他读书,希望他务农。他小的时候读书,晚上读书为了不让他爸爸看见,用一个棉被把窗户罩起来,偷偷在那读书。当他发现附近的湘乡县有一个东山高等小学堂在教新学、新文化,介绍外面进来的一些新问题,他就去想到那个学校读书。可他爸爸不同意,他爸爸想让他到米店当学徒。后来,他就找来村里有声望的老人和亲戚来说服父亲。就这样,他爸爸同意了。

    [张素华]:就这样他走出了韶山,来到高等小学堂的毛泽东已经17岁了。老师一看他岁数也比较大了,而且天资很聪明,写的文章也很不错,这样推荐他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这样他又从湘乡走到了长沙。

    [张素华]:到长沙后赶上了辛亥革命,他眼界了打开,当了新军。新军当完后又到图书馆自学,后来又考了师范。结交了很多喜欢读书的朋友和高水平的一些老师,比如说杨昌济老师和李老师,后来他们都在北京任教。师范毕业时,杨昌济老师又提出来,你们可以到法国去勤工俭学,这样毛泽东又组织湖南的青年学生先到北京勤工俭学。到了北京,他认识的人又更上了一个层次,来到北大。北大里有胡适、鲁迅、李大钊、陈独秀,他视野就更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些明星。

    [张素华]:如果毛泽东不读书,他就不可能走出韶山。正因为他喜欢读书,他一步一步地从韶山走到了湘乡,从湘乡走到了长沙,从长沙又来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实际上他就等于登上了全国的舞台。从北京回来后,不久就发生了五四运动,他主办的《湘江评论》写的文章就受到了胡适的表扬,开始和胡适那些人物有了往来。他就是从喜欢读书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最后,他接触了李大钊、陈独秀,选择了马列主义,参加和参与建立共产党。

    [张素华]:成立共产党以后,在革命过程中,没有文化怎么行。在党内当时毛泽东是受压制的,因为他没有出过国,这一点是他的弱项。当时博古、张闻天等等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他们对马列主义非常熟,可以长篇大论。张闻天到美国都留过学,很有学问。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和人家对话。斯诺在书里记载,他到延安以后看到从外边进来了一些哲学书,就在那读,读完后再跟斯诺谈,很刻苦。

    [张素华]:还有,要和党外各界人士接触,国民党很多人都是秀才举人,文化层次高,民主党派的也是很有文化的人。在1936年共产党要实行统一战线,要做各地各派军事力量的工作。毛泽东给各民主党派的民主人士写信,比如阎锡山和一些地方人物,现在有些信留下来了。信开头都是用的文言文,引经据典、写得非常有水平。斯诺的《西行漫记》就认为毛泽东很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所以,读书有用在毛泽东身上显现的太充分了。

    建议青年人读读毛泽东早期文稿 励志向上朝气蓬勃

    [张素华]:关于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从我接触他青年时代的给同学、给老师写的一些信来看,我觉得毛泽东读书的方法上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广收博览”,“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等等。他在给同学的信里讲,康有为40岁以前读遍了中国的书,40岁以后才读西方的书。读梁启超的自述,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源”等等。他告诉他同学,原来我说师父没有用,看来我是错了。

    [张素华]:我觉得,广收博览,打下好的基础,这方面是他根本的指导思想。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他曾说“才不胜古人,不为才。学不胜今人,不为学。”我觉得我们青年同志可以读一读毛泽东的早期文稿,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真是一个非常励志向上的、朝气蓬勃的青年,爱读书,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张素华]:第二个特点,我觉得他是善于独立思考。他不是说只读死书,而是喜欢独立思考。他在给同学的信里讲,“不专求于书本,我这些年来所有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苟舍谈论,其陋莫甚。”从他的书信里面我体会到,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只要“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他就有这么强烈地向人讨教、向人求教的心理。

    [张素华]:我举一个挺有意思的例子,日本有一个叫“白浪滔天”的人,他到长沙来参加黄兴的葬礼。一般我们会看看新闻就完了,但他和同学就给白浪滔天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至今还存在。信中就说黄兴在日本,白浪滔天对他照顾,死了又亲自来送葬,表示敬意。我们两个是有志青年,想向您当面请教。至于白浪滔天见没见他,我不知道,但从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感觉到,毛泽东特别愿意向人去讨教学问,讨教各种事情。这一点很有特色。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张主任对我们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以及怎样发挥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提出了自己的很多意见,相信也给我们网友带来很多启发,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张素华]: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访谈实录】刘伯承之子刘蒙少将、党史专家薛庆超访谈
·下一篇:【访谈实录】洪虎回忆“我的父亲洪学智”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武东瑞、王志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特稿: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清流林畲“诒燕第”居住时间考证
·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堂首发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赵朋洋: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特稿: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将军、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钧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