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飞跃。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亿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奋斗拼搏,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们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国梦”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力量、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的动力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国梦”首先是爱国梦、兴国梦、强国梦,它是新时代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必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华儿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奋发有为。
毛泽东思想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毛主席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纲领。中国近现代史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就必须找到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就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下三点我们应该牢记:一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这为建立新中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新中国,更谈不上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进行了大胆尝试和艰难探索,尽管有失误和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摊子和基础上,初步建成了现代工业体系,为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造了工业雏形、奠定了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三是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本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的马列主义真理。我们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更要理智对待毛泽东同志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肯定了其历史地位、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位共产党员、每个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要坚信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正确性,自觉拥护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那些以鼓吹“去毛化”言论蛊惑人心者,意图通过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经过历时检验被判定错误之举,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其不利。
毛泽东思想蕴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正是这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感,他立志救亡救国,团结带领中华儿女全民抗日、取得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积极大生产到抵抗三年自然灾害;从“三反”、“五反”运动到大力搞好工业建设、发射“两弹一星”等等,这些无不凝聚着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的勤劳和智慧,诠释着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共产党人浓浓的爱国热忱,树立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毛泽东思想将中华民族爱国光荣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相结合,去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成分,将传统的道德精神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将经世致用的精神转化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已成为我党的宗旨和思想路线,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因此我们说,他承继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又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真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想和未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当前最大的爱国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就要善于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全体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格,弘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精神;就要让“力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宏音响彻神州大地;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中国精神”成为共产党人、成为每个炎黄子孙永远的精神信仰。
二、毛泽东思想对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吸收发展大批农民入党,使农民出身党员成为了党的主要成分。很多人对“中国共产党还能不能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提出了怀疑,认为共产党变成了一个“农民党”,不再是无产阶级政党了。毛泽东强调指出,党的性质不决定于党员出身和成分,而决定于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此后,中央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意用马列主义武装全党,处处从实际出发,不过分强调党员出身和成分,而注重加强入党后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其逐步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积极发展农村党员,使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后来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我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培育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三大优良作风和清正廉明的纪律,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现在,我们面临着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借鉴历史,学习毛泽东当年建党经验,扎根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强化党员修养。比如,毛泽东强调指出的,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要拓展党的群众基础的观点;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等等。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命题,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反对官僚主义、防止特权阶层,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等观点,对于今天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决定在全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新时期继承毛泽东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毛泽东思想在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工业化。在党的七大上,他明确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当年,毛泽东提出这一论述,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毛泽东在1954年6月14日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文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历史》8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严重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后的工业化发展更为我国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项目基础。有人说,毛泽东只会领兵打仗,对于搞经济建设是不行的。这是荒谬的言论。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毛泽东思想指引先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水平,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没有毛泽东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大建设,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谈起?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思想指引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思想准备。
建国初期,我国不但工业化水平落后,农业生产也面临严重困难。由于人均耕地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技术落后等等多种原因,人均粮食占有量严重偏低。对此,毛主席指出:“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亿人口就稳定了”。他还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特别是毛泽东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影响当代中国农业几十年,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今天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针。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毛主席依然强调要抓好粮食问题,1967年5月毛泽东在李先念汇报工作时指示:“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正是由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粮食问题的重视,为我国扭转困难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中央每年都以一号文件等形式把三农问题作为大事来抓,体现了历届领导对此的高度重视,这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分不开,也是毛泽东思想正确性的现实体现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毛泽东思想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同样是很值得研究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