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连忙声明:“我暂时不准备结婚。”
毛泽东问:“为什么?还要‘考验’一番?”
刘英这才说出原因:“一结婚,就会生孩子。我看许多女同志怀孕了,在长征中行动很不方便,所以暂时不想结婚。”
毛泽东一听,点头道:“小刘英,你很有头脑。等以后你决定和洛甫结婚时告诉我,我替你宣布!”
红军经过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瓦窑堡。这时,刘英才决定和张闻天结婚。
毛泽东得知喜讯,要张闻天和刘英“请客”。毛泽东还风趣地说:“当年,‘风流天子李三郎,不爱江山爱美人。’而今的洛甫,即爱江山又爱美人!”他的话,逗得大家大笑不已。
他所说的“李三郎”便是唐明皇。
据刘英回忆,她早在苏联莫斯科留学时,便认得张闻天。那时,张闻天是老师,在她的学校教过课。不过,张闻天并未注意到她这个娇小的湖南姑娘。
后来,她在中央苏区遇见张闻天,说起当年在莫斯科曾是他的学生,彼此间觉得很亲切。于是,就有了些来往。她去瑞金白云山看望张闻天,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不过,当时只是同志间的交往。
自从长征时毛泽东把她调到中央队,她跟张闻天朝夕相见,开始对张闻天有了真切的了解。张闻天沉默寡言,学者风度,擅长思索,讲话不快、不多,但颇深刻。虽然遵义会议后他成为党的总负责人,却很容易接近。他年长刘英五岁,像大哥哥一般照料刘英。他为人正派、正直,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喜欢读书、写作,钻研马列主义理论。他富有才华,二十四岁时就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旅途》,还写了三幕话剧《青春的梦》。他懂英文、俄文、日文,为人谦逊,作风民主。他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喝茶。在毛泽东的“促进”之下,刘英爱上了文文雅雅的“书生”张闻天。这一爱,情深意切,彼此相爱了一生。
张闻天自从遵义会议后在中共中央负总责,主持中共中央领导工作达八年之久。如毛泽东所言:“洛甫这个同志是不争权的。”那一时期,实际上张闻天是在毛泽东领导下工作,直至1943年3月毛泽东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在组织上成为中共领袖,取代了张闻天。
此后,在中共“七大”,他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后,张闻天出任中国驻苏特命全权大使。1955年初回国,出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在中共“八大”,他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59年,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支持彭德怀,遭到批判、撤职,从此跌入逆境。
然而,历史却证明了张闻天的正确:在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批判王明、博古的“左”倾路线,他做对了;在庐山会议上,他支持彭德怀,批判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他又做对了!
在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被诬为“反党集团”——“军事俱乐部”成员,而这“俱乐部”据云是以彭德怀为首的。张闻天面对这种无端指责,不屑一顾。他对刘英说:“哼,说我是‘文化俱乐部’成员倒还差不多!”
从此,张闻天失去种种官职,成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特约研究员”!
刘英说,张闻天是一位“书生”,书卷气十足。他的可贵,在于坚持真理而不动摇。不论他作为中共中央负总责,还是作为普通一兵,他都以坚持真理为原则,不计较个人得失。
张闻天的爱好是打网球、下围棋。他在家里下围棋,对手是刘英。他也喜欢跟陈毅下围棋。平日他爱吃青菜和鱼,不吃辣,而刘英嗜辣。
他喜欢音乐。担任驻苏大使时,凡是有音乐会,他总尽量去,对莎士比亚戏剧也有浓厚兴趣。
他也喜欢散步。特别是在晚年,身处逆境,他每天坚持散步。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他把自己的思索,不断写入笔记本。晚年,他写了一本又一本笔记。这些笔记,如今已成了弥足珍贵的文献——因为在“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大地之际,他在笔记中仍坚持对“左”的批判,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