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结构的两层小楼就是当年见证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地方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1971年从部队复员后就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的原馆长费侃如老人。
“的确,在如何确定会址这个问题上,曾经是有过很大争论的”,带着记者一边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费侃如一边将会址曲折的确认历程告诉了记者,“由于当时特殊的形势和特殊的会议性质,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秘密举行的,党和红军领导人的行踪,不可能大事张扬。因此,建国后为寻找和认定会址,曾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
195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当时的中共遵义地委、行署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委员会筹委会,决定筹建遵义会议纪念馆,组织人员对城内可能举行遵义会议的地方展开调查。据当年参加过红军活动的一些群众回忆,认为在老城杨柳街天主堂内开会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初步确定了天主堂为遵义会议的会址,并挂起了“遵义会议纪念堂”的牌子。与此同时,筹委会积极与中央和省有关方面联系,以求获得更加详实可靠的信息。
据费侃如介绍,1954年1月,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机构致函表示,从某个文件中查出,1935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遵义的一个军阀柏辉章(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军二师师长)的公馆内召开的。有关部门立即把公馆各部分建筑和周围环境拍成照片,绘制成地图,报送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机构进一步鉴定。同年8月,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电告中共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同时,还指明天主堂曾为红军总政治部驻地。至此,遵义会议会址终于确定了下来。
1955年10月,会址经初步维修和筹展,开始对内部开放,供有关方面进一步审查和研究。费侃如告诉记者一个细节:1958年11月3日,参加过遵义会议的邓小平和杨尚昆同志来到遵义。一走进纪念馆大门,杨尚昆便兴奋地说:“就是这里,这个地点找对了!”走进会议室后,邓小平看到室内的摆设后,回忆起当时开会的情景,肯定地说:“会议就在这里开的”,他指着一角落说:“我就坐在那里。”费侃如说:“经当事人的现场认定,更加证实了遵义会议会址的确定是准确无误的。”
遵义会议前后的重要会议
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中旬,红军进入贵州。12月12日攻占黎平。18日,在黎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同志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最后会议通过了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制定了红军新的行动方针,即进入川黔边展开一次大反攻,首先消灭敌人中央军主力的一部分,并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
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猴场会议
12月31日,也就是在红军总部中央机关到达瓮安猴场的当天下午,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会议从12月31日的下午一直开到第二天的凌晨。
会议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制定的战略行动方针,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肯定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为红军行动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争取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和取得乌江战役的胜利取得保证。猴场会议决定中明确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即是说红军的军事行动必须经过中央政治局批准,从而把军事指挥权从李德手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