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经验。第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基本经验之一。第三,在复杂的局面下,首先抓住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最突出的矛盾。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条基本经验。第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另一条重要经验。第五,在敌强我弱、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条重要经验。回顾和总结这次会议的历史功绩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我们正在昂首阔步进行的新长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初的黔北,寒气袭人,红军陆续进入素有“黔北锁钥”的遵义城。在这里,红军得到了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整。这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商议,由王稼祥向中央提出,要在遵义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以讨论重大事宜,提议得到了同意。
国民党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是当时遵义城中最好的住宅。红军进占遵义后,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建筑成了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
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党内随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领导人、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重要人物共20人聚集到了这座主楼二楼的会议室,参加了这个会对中国革命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各军团负责人及其他领导:邓小平、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担任翻译的伍修权列席会议。
会议的主题,一是“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检阅在反对第五次反‘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首先是博古作主报告,他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问题作总结,将没有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因素。
紧接着周恩来作副报告,他从客观方面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战略战术和指挥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检讨了主观方面的错误,并承担了自己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军事指挥上应负的领导责任。
随后,张闻天作反报告。反报告击中了“左”倾冒险主义者的要害,既讲原则又有策略地为遵义会议定了基调。
三个报告完毕,第一个发言的是毛泽东,在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中,毛泽东首先表态不同意博古的报告,接着又具体分析了敌人的一、二、三、四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能够取胜,而在敌人的第五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会失利的原因。
毛泽东还批评了李德的错误指挥,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也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地、平原还是河道,只知道在战略图上用笔一划,限定时间打,当然不好,这实际上是一种瞎指挥。
朱德发言说,如果再继续这样的领导,我
|